到底是谁策划了鸿门宴 鸿门宴历史故事背景( 二 )


但此时诸侯武力最强的是谁呢?
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这么看,刘邦确实很弱势,这可是四比一的形势 。
但是,我们认真算一下,项羽兵四十万,这可是天下诸侯之兵,有项羽的楚国兵,还有齐国兵、赵国兵、魏国兵、燕国兵,等等 。
这是天下诸侯的四十万联军,他们既不姓项、也不姓楚 。
而刘邦的十万大军呢?他们可都姓刘 。
所以,以武力论雄长,首先就看谁兵多,能不能打得赢确实得战场上见分晓,但之前得先看实力 。
当此之时,武力最强者是刘邦,因为他有十万大军;形势最强者是项羽,因为他携四十万诸侯联军 。
在项羽眼中,刘邦的十万大军是威胁,威胁了他的霸主地位;天下诸侯的四十万联军是筹码,是可以碾压刘邦的有利形势 。
所以,那还等什么?项羽的最佳选择就是打,先灭了刘邦再说,灭不了也先把刘邦打残 。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所以,鸿门宴前是刘邦最惊险的时刻,而项羽就是要灭了他 。
3.鸿门宴的要约:刘邦最明智的战略策划战略是一种选择,选择去做什么,而不是去怎么做 。
面对项羽的愤怒、面对诸侯的雄兵,刘邦的战略选择是弃战和谈 。
战术是一种艺术,要考虑怎么做,而刘邦做的极好 。
所以,刘邦战略策划了一场鸿门宴的“要约” 。
当然,其中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张良,他帮刘邦做了选择、定了策划,还拉了关系,引出了另一个关键人物项伯 。
张良
项伯跟刘邦本没有交情,所以灭不灭刘邦,他不关心 。但是,项伯跟张良有交情,所以他不愿看着张良跟刘邦一起被灭 。
于是,项伯连夜通风报信,让张良赶紧走 。而张良却借机把项伯引荐给了刘邦 。
刘邦,当真是一个关系高手 。
他首先问清年龄,项伯比他大 。所以刘邦便“兄事之”、“奉卮酒为寿”,他极尽恭维 。
其次,刘邦的作为更是老辣,“约为婚姻”,刘邦有一儿一女,所以怎么都好攀姻亲 。
就是张良的一次引荐,刘邦不仅有了项伯这么一个大哥,而且还结成了儿女亲家,而结果就是刘邦在项羽身边找了一个内应 。
我们必须得承认刘邦不仅是战略抉择的高手,而且也是战术作为的“艺术家” 。
(项伯)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当天晚上发展的内应,当天晚上就发挥了作用,刘邦不仅成功阻止了楚霸王怒火刀兵,而且为自己“要约”了一次谈判机会、一场“谢罪”宴会 。
所以说,鸿门宴是刘邦策划的,而不是项羽恃强凌弱 。
项伯说话就一定好使吗?项羽就肯定不会兴兵了吗?
趁刘邦不备,项羽背信弃义、突然举兵,也不是没有可能 。
但项羽此时是诸侯霸主,王者之兵不用诈,项羽起码得等天亮了、摆开阵势,名正言顺地灭刘邦,总不至于晚上偷袭吧 。
但是,刘邦没给项羽“旦日”阵战的机会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 。4.鸿门宴的较量:招招主动的刘邦与犹豫支吾的项羽交通事故、两车剐蹭,或是怒气、或是无奈,两个司机总得下车理论 。
这个时候,谁先说话、谁就“占理”,这叫先声夺人 。
至于最后结果为何,总得交警处理,但先说话的人便不输气势 。
刘邦就是这样,一见项羽就屈身谢罪称臣,而嘴上却反将一军 。
(刘邦)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