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线理疗仪的作用( 五 )


3. 个别畏寒病人会有更冷的感觉,持续一周症状会消失 。
4. 个别可能有瘙痒情况,属正常反应;有脚气、富贵手、疥癣、带状疱疹等皮肤病潜伏因子者症状为明显,一周后逐渐消除 。
5. 胃肠功能失调者会有腹鸣现象,偶而1-2次腹泻为正常反应 。
6. 长期浮肿病人使用,消肿后有低烧现象 。
7. 高血压患者使用时降压药量可斟酌减量,长期使用后测得血压平稳时,始可停用降压药 。
8. 个别患者出现红痒,皮疹现象,为排出体内废物的正常反应,保持患部清洁即可 。
9. 使用健康能量屋数天后,体内废物排泄增加,洗澡时汗泥增多,皮肤会更光嫩,细腻 。
10. 由于体内杂废物排量增加,短期间小便气味加大 使用禁忌:
1. 脑出血病人禁用(半年后恢复期始可使用)
2. 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病患禁用
3. 各种急性炎症,高烧病人禁用
4. 严重心脏病、肾衰竭病人禁用
5. 活动期的肺结核病人禁用
6. 血小板缺乏有出血病倾向者禁用
7. 装有心律调整器者禁用
8. 孕妇不建议使用,可能使胎儿发育过快 。远红外线的治疗作用:
一、远红外线在人体内的吸收 人体皮肤可分为表皮和真皮 。表皮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生发层(包括棘细胞层和基层细胞层),真皮又有乳头层和网状层,皮肤总厚度为0.5—4毫米,平均为2毫米 。利用光电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带血管的皮肤的基本构造 。表皮不含血管,真皮包含了许多小动脉、毛细管和小静脉网络 。
毛细管是类似发针一样的环路,它们把营养物质带到真皮和表层的接合处,从而在该处更新细胞 。毛细血管壁实际上是营养物质和废物交换的场地 。远红外线进入人体前,要受到皮肤的反射,反射率平均为0.34 。人体对远红外线的吸收取决于远红外线的波长和皮肤的状态 。人体皮肤含70%的水 。水是远红外线的良好吸收体 。因此,人体对远红外线的吸收光谱近似于水,即2.5—4微米和5.6—10微米两个吸收峰 。
根据匹配吸收理论,当远红外线的波长和被辐照物体的吸收波长相对应时,物体分子产生共振吸收 。
3微米以上的远红外线恰与皮肤的吸收相匹配,形成最佳吸收 。远红外线在人体中的穿透深度,是指进入人体的红外线的强度下降到起始强度50%时深度 。可见光和近红外线的穿透深度约为1厘米,而远红外线则仅为0.05—1毫米 。远红外线的波长愈长则穿透性愈差 。由此可见,远红外线的绝大部分能量均被浅层皮肤吸收(角质层和透明层吸收了约60%以上),所以远红外治疗适用于治疗浅表性疾病 。
但这并不妨碍治疗深部的疾病,因为可以通过介质传导,细胞共振和血液循环使疗效到达组织深部 。近红外线穿透深度较深,可直接到达10毫米左右 。此处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末梢,又是祖国医学中应用极广的经穴所在地,这就给中西医结合领域里应用红外技术开辟了新天地 。例如红外经穴疗法、红外光针、红外信息治疗仪都是很好的实例 。
二、远红外线的生物效应 生物体中的偶极子和自由电荷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有按电磁场方向排列的趋势 。在此过程中,引发分子、原子无规则运动加剧而产生热 。当远红外辐射有足够强度时,即超过了生物体的散热能力,就会使被照射机体局部温度升高,这是红外的热效应 。由于远红外的热效应,遂引起了一系列生理效应 。
1) 激活了生物大分子的活性 。这里应特别指出的,红外区域光子能量(1.6—0.001电子伏特)不能激活分子的电子能级,所以不能象紫外线那样使物质发生电离 。红外辐射只能激活分子的振动能级 。振动能级间的能量差一般为1电子伏特以下 。也就是说,由于远红外能量形成分子的原子键能量小,因此不能使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