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长什么样子( 三 )


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主要是抗胞内感染、瘤细胞与异体细胞等 。在特定条件下,T细胞可产生迟发型过敏反应 。T淋巴细胞产生的这种特异性免疫反应,叫做细胞性免疫 。
淋巴循环
lymph circulation 循环系统的重要辅助部分,可以把它看作血管系统的补充 。在哺乳动物,由广布全身的淋巴管网和淋巴器官(淋巴结、脾等)组成 。最细的淋巴管叫毛细淋巴管,人体除脑、软骨、角膜、晶状体、内耳、胎盘外,都有毛细淋巴管分布,数目与毛细血管相近 。小肠区的毛细淋巴管叫乳糜管 。毛细淋巴管集合成淋巴管网,再汇合成淋巴管 。
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深、浅淋巴管:浅淋巴管收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淋巴液(简称淋巴);深淋巴管与深部血管伴行,收集肌肉、内脏等处的淋巴 。全部淋巴管汇合成全身最大的两条淋巴导管,即左侧的胸导管和右侧的右淋巴导管,分别进入左、右锁骨下静脉(见图) 。胸导管是全身最粗、最长的淋巴管,由左、右腰淋巴干和肠区淋巴干汇成 。
下段有膨大的乳糜池 。胸导管还收集左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淋巴 ,约占全身淋巴总量的3/4 。右淋巴导管由右颈淋巴干、右锁骨下淋巴干和右支气管纵隔淋巴干汇成,收集右上半身的淋巴,约占全身淋巴总量的1/4 。淋巴循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单向流动而不形成真正的循环 。淋巴流入血液循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生理意义 。①回收蛋白质 。
组织间液中的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但比较容易透过毛细淋巴管壁而形成淋巴的组成部分 。每天约有75~200克蛋白质由淋巴带回血液,使组织间液中蛋白质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 。②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 。由肠道吸收的脂肪80%~90%是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 。③调节血浆和组织间液的液体平衡 。每天生成的淋巴约2~4升回到血浆,大致相当于全身的血浆量 。
④淋巴流动还可以清除因受伤出血而进入组织的红细胞和侵入机体的细菌,对动物机体起着防御作用 。
淋巴结肿大
lymph node enlargement 淋巴结因内部细胞增生或肿瘤细胞浸润而体积增大的现象 。临床常见的体征 。可通过触摸颌下、颈部、锁骨上窝、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而发现,但肺门、纵隔、腹膜后和肠系膜等体内肿大的淋巴结则要靠X射线、CT和B超等才能发现 。淋巴结肿大常见3种情况:①良性肿大 。包括各种感染、结缔组织病和变态反应等引起的肿大 。
临床常呈良性经过,随着病因去除,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完全恢复 。②恶性肿大 。包括原发于淋巴结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 。临床呈恶性经过,淋巴结持续性进行性肿大,若不积极治疗,常会进行性恶化死亡 。③介于良性与恶性间的肿大 。如血管原始免疫细胞性淋巴结病和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等 。
开始常为良性,可变成恶性而致命 。因此在确定淋巴结肿大后,关键是确定其原因和性质,局部肿大伴明显疼痛者常提示感染;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者常提示恶性肿瘤性疾病 。骨髓穿刺特别是淋巴结活检可帮助确诊 。淋巴结肿大的治疗以病因而定,如淋巴腺结核可应用链霉素和雷米封等,若为恶性淋巴瘤,应以联合化疗为主,若为癌症晚期转移,则预后极差 。
恶性淋巴瘤
malignant lymphomas 原发于淋巴结和其他器官中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由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的恶性肿瘤性增生引起 。根据病理学特点的不同,分为何杰金氏病(HD)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两大类 。HD又分为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耗竭型(此型预后最差)等4种类型 。而NHL尚无统一的分型,多按形态学、免疫学标志和恶性程度相结合分为低、中、高恶性3组,每组又分若干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