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蜂是什么原因( 二 )


" J% V& L( c-
@6 p' E④发病相关因素
9 `-
V6 s* X( T) a( ]#
g0 u9
o(1)与温度的关系:
2 ?7 C+ X: F& p/
]0 W%
^4 r
蜜蜂蛹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 。调查表明,蜜蜂蛹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0~21℃,早春寒潮过后,易发生蛹病 。
( x!
`3 }2 Z%
_2 T(2)与蜜源和饲料的关系:% T$
Q8 D&
T8 i3 o! x
在外界蜜粉源充足,蜂群内有充足的优质饲料贮备,蜂群群势较强的情况下,不易发生蛹病;当早春或晚秋外界蜜粉源缺乏或使用劣质饲料喂蜂,蜜蜂处于饥饿状态营养不良,遇阴雨或寒潮时易发生蜂蛹病 。-
p6 p9 f/
X4 P
(3)与蜂种及蜂王年龄的关系:
0 P- @
v4 a* Q z!
C7 X 意蜂发生较普遍,受害较重,喀蜂和东北黑蜂发病较轻,中蜂则很少发生,就蜂王年龄而论,一般说来,老蜂王群易感染,年轻蜂王群发病较少 。
3 K6 m)
V8 T$ R( G
; F*
\8 G8
V5 R4 r- Y.
e2 A
5.综合防治技术1
p1 c* W$
]2 n; ~/ S&
?2 d" i K
①选育抗病品种,更换蜂王
!
H7 e# ~* v! t# _* \%
}4 R 蜜蜂品种之间抗病性有差异,同一品种不同蜂群抗病力也不一样,在病害流行季节,有些蜂群发病严重,有些蜂群发病轻微,而有些蜂群却不发病 。在生产实践中选择无病蜂群作为种蜂群,培育蜂王,用以更换病群的蜂王,以增强对蜂蛹病的抵抗力 。
" N& W' D& V& m ?# S! e②加强饲养管理,创造适宜蜂群发展的环境条件
. I&
|8 ~8 b* i;
v0 Y 保持蜂群内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蜂数密集,加强蜂巢内保温,经常保持蜂群内有充足的蜜粉饲料,当外界蜜粉源缺乏时,需给蜂群喂以优质蜂蜜或白糖,并辅以适量的维生素、食盐 。此外,还应注意保持蜂场卫生,清扫拖出蜂箱外的死亡蜂蛹,集中烧毁,以消灭传染源,同时注意勿将病脾调入健康群,避免造成人为传染 。
/ L) K: A, F%
D1 w" _) W③消毒措施
; J/ R/ ~" S)
G2 F- w" @ 每年秋末冬初患病蜂场应对换下的蜂箱及蜂具用火焰喷灯灼烧消毒 。对巢脾用高效巢脾消毒剂浸泡消毒,100片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巢脾20分钟,用摇蜜机将药液摇出,换清水2次,每次10分钟,摇出清水后晾干备用 。
(
a3 A(
]3 d; c: B; p④药物防治0
U2 H#
V6 E) i
巢脾和蜂具经消毒处理并换以优质蜂王的蜂群,喷喂防治药物蛹泰康,每包药加水500毫升,每脾喷10~20毫升药液,每周2次,连续3周为一个疗程,病情可得到治愈 。
2.阳台有马蜂的原因是什么?
附近有马蜂窝 。
胡蜂分布全世界 。令人见而生畏 。
长约16毫米,触角、翅和跗节橘黄色;身体乌黑发亮,有黄条纹和成对的斑点 。螫人很疼,但毒性不如常见的大胡蜂(大胡蜂属〔Vespula〕)和小胡蜂(小胡蜂属〔Vespa〕) 。蜂窝是纸作的,由蜂王收集的木浆制成 。通常较大型的蜂窝单层蜂室可有多达2000多个幼虫室,用多个短柄连接在牢固的悬垂物上或上层蜂室形成圆球状 。
胡蜂的别名还为:黄蜂、马蜂、地王蜂(广西)、地龙蜂、红头蜂(云南、贵州)、大土蜂(台语);台湾大虎头蜂;中华大虎头蜂;黑腰蜂(云南、贵州) 。其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区的丛林中 。胡蜂是黄蜂的一种,是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过去称为针尾亚目〔Aculeata〕)中胡蜂总科的统称 。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种,中国记载的有200余种,在中国分布甚广 。
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的1总科,蜂家族的一员 。体壁坚厚,光滑少毛,静止时前翅纵折,具强螫针的蜂类 。本总科昆虫通称胡蜂,俗名黄蜂 。全世界约有1.5万种,已知5000种以上 。中国记载200种 。为捕食性蜂类 。蜂巢结构:马蜂亚科和胡蜂亚科的胡蜂所建立的蜂巢是用枯枝、叶或者动物粪便所造成的,而非蜂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