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又尿裤子了怎么办?宝宝肛欲期怎么引导?( 二 )


宝宝的“肛欲期”,麻麻不可以这样做
当孩子尿湿裤子,或者把大便拉到裤子里时,生气地冲孩子发脾气,甚至动手打孩子 。
孩子已经经过如厕训练,知道大小便去哪里,却无法控制自己而尿湿或弄脏裤子时,妈妈给孩子强调“下次一定要去厕所”“下次一定不可以尿/拉在裤子里” 。
把孩子尿湿裤子或者站着拉大便的行为当成笑话,跟宝宝爸爸或爷爷、奶奶一起谈论,甚至于当着孩子的面也不避讳 。
发现孩子憋大便或小便时,将孩子强行带到厕所、按坐在马桶上,破坏孩子对大小便控制的体验 。
看到孩子连续两三天不拉大便,便认为是便秘,给孩子强行使用开塞露 。
对孩子进行各种羞辱:“怎么又尿裤子了,真不知道羞羞啊”“你再尿/拉在裤子里,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么大还尿裤子,你太笨了”“你看某某小朋友,人家都会自己上厕所”“你这样太脏了”“恶心死了”……
无所谓的态度,放任不管,让孩子随便尿、随便拉 。
还是要强调一遍!宝妈们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一定要理解、接纳、尊重孩子的“肛欲期”!
破坏“肛欲期”,后果很严重
前面已经提到过,孩子的肛欲期一般经历两个月左右就会结束!但是,在这两个月中,如果妈妈们对孩子的“肛欲期”采取或强制训练大小便,或羞辱、责备孩子,或放任不管,那么,孩子就很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NO.1 令孩子无法形成健康的性格 。
弗洛伊德认为:“为了在成年后获得健康的个性,所有这些阶段都需要成功完成 。如果问题在一个阶段没有解决,那么必然就会导致不健康的性格 。”
在孩子的“肛欲期”,当你试图去控制孩子,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时,孩子往往是反抗,但胳膊总是拗不过大腿,当你强制把孩子按到马桶上时,孩子即便哭闹,最终还是会屈服,将憋了很久的尿尿到马桶里 。“肛欲期”被严苛要求过的孩子们,长大后很可能成为一个过于成熟、一味相信权威、格外讨厌混乱的人,这样的人在性格上往往固执、保守 。
与之相反的是在“肛欲期”被大人们过度放任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由着自己的性子,在反抗上厕所时会随性弄脏自己的裤子 。长大后的他们往往会在不适当的时候放松自己,性格上往往任性、叛逆、不顾别人的感受 。
相信以上两种性格,无论哪种,都不是妈妈们期待的宝宝未来的样子 。
NO.2 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 。
妈妈们在宝宝的“肛欲期”对宝宝的要求过于严苛,训练太过严厉,就会让宝宝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对大便形成本能的拒绝 。
一些在“肛欲期”被误认为便秘的宝宝,有的被强制上厕所,有的被强制使用开塞露,他们在被强制的过程中,内心的痛苦和恐惧不安将会在心里留下阴影,对大便过程的害怕令他们产生本能的拒绝 。
产生自卑心理 。宝宝尿裤子后,听到爸爸妈妈的责备、羞辱,或者看到他们一脸的失望,内心会产生极度的自卑 。
缺乏安全感 。妈妈是宝宝最重要的人,如果连妈妈都说“再尿裤子我就不喜欢你了”,孩子还能期待谁来爱他?宝宝很想不尿裤子,但就是做不到,这个时候,宝宝会多么害怕妈妈再也不爱自己了啊!
NO.3 令孩子的性发展出现停滞 。
弗洛伊德认为,将心理发展与生理功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这个阶段(即“肛欲期”)的主要冲突问题是厕所训练 。
“肛欲期”的孩子本身是在尝试自己控制大小便,而大人们强行的破坏将会扰乱孩子们对大小便的控制节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