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怎么办( 四 )


因此 , 预防胆固醇结石的发生 , 除了饮食结构要合理 , 还应避免胆道感染的发生 。
胆固醇结石的发生与饮食有关吗?
胆固醇结石的产生与饮食有一定关系 。西方国家胆固醇结石发病率较高 , 而我国胆固醇结石在城市中发病率亦有上升趋势 , 但农村人口仍以胆管内色素结石为主 。从理论上讲 , 凡能造成胆囊胆汁中胆固醇成为过饱和状态者均有可能为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提供条件 。过食油腻、精细食物可以明显增高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 , 从而增加了患胆固醇结石的危险性 。
动物实验观察 , 精制淀粉、少纤维食品有明显抑制肝脏分泌胆盐的作用 , 使胆盐的排出减少 , 致使胆汁中胆盐、卵磷脂、胆固醇三者比例失调 , 胆固醇相对过饱和而形成胆固醇结石 。另外 , 空腹亦容易形成胆固醇结石 。由于时间紧张有些人习惯不吃早餐 , 这是不可取的 。因为人在空腹时 , 胆囊处于舒张状态 , 胆汁潴留在胆囊内 , 只有在进餐后胆囊才能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 , 起到利胆的作用 。
空腹可造成胆汁在胆囊内停留时间过长 , 胆汁过分浓缩 , 给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而适当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饮食对于预防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是有一定益处的 。因为纤维素丰富的饮食可增加胆汁中鹅去氧胆酸的含量 , 降低胆固醇饱和度 , 增加胆汁溶解胆固醇的能力 。
胆固醇结石为什么一般都长在胆囊内?
胆固醇结石一般都发生在胆囊内 。虽然有的病人在胆管内也会发现胆固醇结石 , 但是这些结石是原先在胆囊内 , 以后通过胆囊管而进入胆总管的 。患了胆固醇结石而将胆囊切除后 , 尽管从这些病人的肝脏产生的胆汁依然是饱和或过饱和胆汁 , 但是手术后却一般不会在胆管内再产生结石 。以上事实表明 , 胆囊对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
研究胆结石的有关专家认为 , 胆汁中仅仅有胆固醇结晶析出 , 或者说饱和或过饱和胆汁的产生 , 还不致形成胆固醇结石 。析出的胆固醇结晶还必须相互聚结 , 融合成团 , 并逐渐增大 , 才会最终形成结石 。结石形成的这一过程 , 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 需要一定的时日 。胆囊是胆汁的储存器 , 平时胆囊内的胆汁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 即使胆囊收缩时 , 胆囊内的胆汁只有部分排入胆管 。
于是 , 从肝脏分泌出来的饱和或过饱和胆汁进入胆囊后 , 就有足够的时间析出胆固醇结晶 , 从而形成结石 。如果胆囊的收缩排空功能受影响时 , 那就更容易导致结石的产生 。如妇女怀孕后 , 由于体内内分泌激素的改变 , 胆囊的收缩排空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 孕妇就较易患胆结石 。
胆囊粘膜分泌的粘液 , 对胆结石的形成也被认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粘液就像粘结剂 , 能将胆囊内的胆固醇结晶粘结在一起而形成结石 。有的医生提出 , 通过抑制胆囊粘液分泌的方法 , 如口服药物阿司匹林来预防胆结石形成的设想 。
3.胆囊壁胆固醇结晶 , 严重吗
一、无症状胆囊结石
即隐性胆囊结石 , 患者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消化不良症状 。对这类结石患者一般不需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 , 但尚有不同意见 。主张不做胆囊切除术的理由是:这类病人术前无症状或仅有不典型的消化不良症状 , 如贸然手术 , 术后症状有时比术前还要多;有人还认为 , 胆囊结石只有1%的癌变机会 , 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也为1%左右 。主张做预防性胆囊切除术的理由是这类结石很难消失 , 且有随时发作的可能 , 甚至可能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 , 如坏疽性胆囊炎、坏死性胰腺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 , 长期慢性刺激会有癌变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