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会看到什么( 三 )


第五阶段,与宇宙合而为一 。持这种说法的人占10%,刹那间,觉得自己犹如同宇宙融合在一起,同时得到了一种最完美的爱情 。
濒死体验出现的原因尚未查清,各国各学科专家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 。
人体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种感觉的出现呢?学者们却一直众说纷纭 。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的神经病学家奥拉夫·布朗克在对一位43岁有癫痫病的妇女进行手术时发现,角脑回是大脑中复杂的部分,其功能之一就是身体与空间的感觉,告诉大脑,身体处于空间的什么位置 。布朗克认为,当角脑回不能正常地处理视觉和身体感觉信息时,就会出现脱离肉体的幻觉,也就是使人感觉到自己在自己的身体之外,“看”到自己 。
不过他只对单一病例上作了观察,所以他未宣布所有“脱离肉体”的经历都与角脑回有联系 。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苏德伯雷的劳伦提亚大学的神经病学家麦克·佩辛格,对志愿者的右颞叶用柔和的电磁辐射刺激,受验者都说看见了亮光,于是提出濒死者看到亮光是由于大脑右颞叶受伤所致 。
一些科学家认为,有亮光的感受是由缺氧症造成的 。缺氧症可影响连接眼睛和大脑之间的光感神经 。
还有的科学家提出濒死体验五大阶段是在濒死之际,人们短时间内的主观体验 。
第一阶段是濒死者的个体防卫和保存的本能 。在死亡的威胁下,过度的悲伤、恐惧会加速人体能量的消耗 。
第二阶段是濒死者不愿死亡,试图从感觉上否认已经跨进了地狱大门,象征性地逃避体内痛苦 。
第三阶段是濒死者诞生记忆的复苏,黑洞的穿过经历是出生时通过母亲产道而被来到人间的象征 。
第四阶段是濒死者的自我安慰和幻觉性满足,重复自己的一生使自己得到一种与世永存之感 。而与亲朋好友的欢聚,则是对死亡恐惧的退避反应 。
第五阶段是濒死者自身潜在的知识域的发掘,它是人体中的灵感反应的特殊表现形式 。
我国专家正拟从可预期死亡入手,继续研究濒死体验,并将成果用于精神疾病治疗 。
冯志颖教授是国内仅有的几位对濒死体验进行过系统研究的专家,他告诉采访人员,虽然东西方在宗教和文化上有很大不同,但濒死体验的内容基本相同,很多现象普遍存在 。并不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才有,持无神论观点就没有,有濒死经历的人体验内容大部分都是相同的 。
对于国内外对于濒死现象的种种解释,冯教授指出,并不能用大脑缺氧来解释光亮的出现,因为有时濒死者周围的空间很大,身体也没有受到压迫,并不缺氧,但他也会有看见亮光的体验 。此外,若电击大脑的某个区域产生类似光感,就归结出和大脑某个特定区域与此有关有些草率,只有大量病例试验的结果才可证明 。而“濒死体验只是濒死之际,人们短时间内的主观体验”的说法只是基于现象的心理学分析推理,缺乏实际的科学依据,想要科学解释是需要生物学指标的 。
他坦率地表示,虽然“国内外对濒死体验现象提出了很多解释,但这种现象的生理机制仍然没弄清楚 。研究这种现象也需要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参与 。”
以前对唐山地震幸存者的研究中,被访者的濒死体验是非预期的,也就是死亡降临前他们没有准备,所以调查存在缺憾 。目前冯教授正打算立项研究有死亡预期的人濒死体验的具体情况,他解释说,慢性病人若突然发作可能死亡,那么他就有死亡的心理预期,当病人真的濒临死亡并被救活时,可以比较和没有死亡预期时的濒死体验是否相同 。
冯教授表示,有些高热的病人,也会有类似濒死体验,但是弄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弄清楚濒死体验对精神病学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