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出汗是什么原因( 三 )


此外,其它一些因素也可引起多汗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内分泌失调、糖尿病、服用感冒药等 。
多汗症的临床表现
患者常在精神紧张、轻微运动等情况下便大量出汗 。症状较轻时,患者表现为皮肤湿润、粘腻;症状严重时,患者的皮肤会不停出汗,汗珠不停滴流,常常有以下表现——
*手掌出汗太多,双手太湿而不敢和别人握手,甚至写字时也会因手上的汗水过多而弄污纸张;
*足部出汗常使袜子、鞋垫湿透,可自觉行走时脚底会打滑,甚至出现过多的汗液浸渍皮肤,使皮肤发白,脚趾间糜烂,常导致真菌、细菌滋生,引起脚臭、脚癣等;
*腋部出汗可见汗水从腋窝下往下滴淌,衣服常会被汗水浸湿 。当有细菌侵入感染,腋下不仅可发出难闻的气味(即腋臭),还可并发皮肤炎症等 。
多汗症的治疗
首先,多汗症的患者应注意调节精神状态,避免紧张、恐惧或焦虑等情绪,以减少对交感神经的刺激,从而减少汗液的分泌 。同时还可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如乙酰胆碱抑制剂),但副作用较多,容易引发青光眼、惊厥等,因此应慎重使用 。也可外用20%氯化铝酒精溶液等涂擦患处,但只适合症状较轻的多汗症,而且长时间使用止汗效果也会减退 。
2、注射肉毒杆菌
注射型的肉毒杆菌是一种神经阻断剂 。
把一定量的肉毒杆菌注射在手掌或腋下,能有效阻隔汗腺的神经传递,以抑制汗液的分泌 。注射后可保持6个月不出汗,需要时还可重复注射 。有医生尝试该手段来治疗面部痉挛、去除皱纹 。
3、汗腺切除术
汗腺的切除手术主要用于腋下多汗症,特别是有腋臭的患者 。通过腋下的切口,将腋下的容易排出异味的大汗腺切除,可减少汗液分泌及清除异味 。因手掌、足底的汗腺结构较复杂,一般不采用此术 。
4、交感神经切除术
因汗腺由交感神经支配,可通过切除相关的交感神经,以治疗多汗症 。交感神经切除术适用于同时有手掌及腋下多汗症的患者 。行此手术后,常可达到根治目的,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较小 。少数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容易面红、下肢汗液分泌增多等,一般几个月后,上述症状会自行消失 。
止汗药膳
(1) 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
【百合】甘,微寒 。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
(2) 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
【黄蓍】甘,微温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
(3) 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
【浮小麦】甘,凉 。入心经 。止汗 。
(4) 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
(5) 参归腰子
[功效] 补虚敛汗 。主治病后虚弱而致的自汗或盗汗 。
[材料]
人参10克,当归8克,
猪腰子1个,姜、葱、盐适量 。
[用法] 将参、归切薄片,腰子去肾盂切碎,
与姜、葱、盐同放于盆内,加水适量,煮烂食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