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七夕节怎么过( 三 )


我们无法苛责现代文明急促的脚步使传统节日变成驱动消费的名头,但是,倘若社会各界能突破“中国情人节”的局限,扭转千篇一律的消费口号,还原传统文化的广度与深度,增加传统节庆的中国元素与中国韵味,倘若现代人能在初秋夜晚仰望星空、遥看牵牛织女、回望历史与传说、给孩儿吟诵古时童谣与凄美的诗词,那么,我们在忙忙碌碌的人生中,想来也会多一些倍感自豪的文化归属感,多一些诗意栖居的浪漫遐想吧!
5.七夕节应该怎么过?
七夕节天气还不是很凉,这个日子可以选择和自己心爱的人计划一场户外活动,两个人开着车,拿着帐篷,拿着户外用具 。
一起去登山看日出,当你们懂得去看日出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大自然是那么美,原来守在自己身边的人是那么爱自己 。
去海边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海边有风有浪还有爱的人,当你们光着脚踩在沙滩上的时候,你会发现对方的笑容是多么灿烂 。要想拥有两个人之间的浪漫,还是要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因为爱你们才能在一起,因为浪漫你们之间才有更多的幻想 。
七夕的由来
七夕的美丽传说并不是七夕的由来,七夕的由来是因为天空中真的有两颗星星名为“织女星”“牵牛星”,现代学名为“天琴座的α星”和“天鹰座的α星”,其中织女星是肉眼可见的夜空第五亮的星星 。
古人通过星空观测到这两颗星星,并起了两个比较好记的名字,而民间则开始给星座附上传奇色彩,将织女星旁边的小星星幻想成织布用的梭子,而牵牛星旁边的两个星星幻想成他们的子女 。就此,一传十,十传百的就流行开来 。
6.七夕节有什么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有拜织女、兰夜斗巧、七姐诞、种生求子、妇女洗发等 。
1、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 。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 。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 。
2、兰夜斗巧 。该习俗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 。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 。
3、七姐诞 。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 。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
4、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
5、妇女洗发 。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 。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 。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
扩展资料: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
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 。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