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周围凸起条形痒( 四 )


【肛门周围凸起条形痒】全身性瘙痒病又可分为:
(1)老年性瘙痒病(pruritus senilis):多由于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等因素诱发,躯干多见 。
(2)冬季瘙痒病(pruritus hiemalis):由寒冷诱发,常伴皮肤干燥,脱衣睡觉时加重 。
(3)夏季瘙痒病(pruritus aestivalis):高热、潮湿常是诱因,出汗常使瘙痒加剧 。
2.局限性瘙痒病 指瘙痒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临床上常见:
(1)肛门瘙痒病:最常见 。男女均可发病,多见于中年男性,儿童多见于蛲虫患病者 。瘙痒往往局限于肛门周围,有时向前蔓延至阴囊,向后至臀沟两侧 。肛门周围皮肤常呈灰白色或淡白色浸溃,肛门皱襞肥厚,因搔抓而发生辐射状的皲裂;有时发生继发性感染;日久肛门周围皮肤增厚而成苔藓化,也可发生色素沉着 。
(2)女阴瘙痒病:主要发生在大阴唇、小阴唇,阴阜和阴蒂亦可发生 。因瘙痒常常不断搔抓,外阴皮肤肥厚,呈灰白色浸渍,阴蒂及阴道粘膜可出现红肿及糜烂 。
(3)阴囊瘙痒病:瘙痒发生在阴囊,但亦可波及阴茎或肛门 。由于不断搔抓,阴囊皮肤肥厚、色素沉着、苔藓样变,有的患者可见糜烂、渗出、结痂及湿疹样改变 。
(4)其他:如头部瘙痒病、小腿部瘙痒病、掌跖瘙痒病 。此外尚有遗传性局限性瘙痒病,多见于20~30岁妇女 。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无原发皮损而仅有瘙痒易于诊断 。为了寻找致病因素,常需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
一旦出现继发性皮损,则需根据病史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荨麻疹:有特异性皮损(风团)及病程演变过程 。
(2)虫咬症:典型皮损为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疱,多无全身症状 。
(3)药疹:有明确的服药吏,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突然发生,除固定型药疹外,多对称分布 。
(4)疥疮:有接触传染史、好发部位及典型皮损,若能查到疥螨即可确诊 。
[治疗] 应力求查明病因,予以根治 。
1.一般治疗 注意皮肤卫生,生活力求规律 。避免搔抓、热水烫洗,避免饮酒,喝浓茶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 。伴系统性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患神经衰弱患者,可适当选用镇静、催眠剂 。
2.全身治疗
(1)抗组胺药物:
为一线药物,可选用各种H1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也可联用;钙剂、维生素C等可增强抗组胺药物的疗效 。
(2)盐酸普鲁卡冈静脉封闭:普鲁卡因4mg/(kg·d)溶于生理盐水500mI内静脉滴注,10天为一疗程;严重者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有效,但作用持续时间短(仅几小时)并可引起低血压 。长期使用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需注意引起接触过敏的可能 。
(3)性激素:常用于老年患者,男性患者用丙酸睾酮25mg/d每周2次肌注,或甲基睾酮5mg/d口服;女性患者可用已烯雌酚1mg/d,分2次口服,或黄体酮10mg/d肌注 。生殖系统肿瘤或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忌刚或慎用 。
(4)其他:胆汁淤积患者注射纳洛酮有效,无效时可用阿米替林 。
3.局部治疗
(1)外用药物:如酚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或霜剂;女阴瘙痒病或肛门瘙痒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 。
(2)局部封闭疗法:用苯海拉明25mg加适量普鲁卡因皮损处皮下浸润注射,隔日一次;亦可用曲安西龙或地塞米松加适量普鲁卡因在皮损处皮下作封闭,每周1—2次 。
(3)物理治疗:全身性瘙痒病可行紫外线照射、皮下输氧、淀粉浴、糠浴或矿泉浴等;局限性瘙痒病经多方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删同位素或浅层X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