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是鬼节吗( 四 )


目莲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 。按照指示,目莲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 。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 。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
书上说古时候的这一天,人们会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 。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 。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 。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 。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 。
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 。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 。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 。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清代文人王凯泰曾有诗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描写的便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过鬼节的习俗 。
由此可见,“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 。如今我国北方的人们仍然在这一天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虽然祭祀方式简单,但基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 。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提醒,都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 。即使年代不同了,烧去的礼物也不同了,但永远捎不完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 。
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这个特殊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感受,因为,未来的节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来,从朦胧到清晰,从思念到恐惧,从恐惧到坦然,想念过去人的时候,其实也在思考着自己今天活的经历、内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
七月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 。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 。而且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 。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要和他们相见,到时候,你可以自豪地说,在人间是好汉,在阴间也要做鬼雄!
5.7月14日为什么叫鬼节
每年农历7月14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着叫盂兰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 。
鬼节的来历
第一种说法:
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 。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 ” ,“倒悬 ”指的的是释迦十大第子目莲的母亲死后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 。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 。所以现在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农历7月14日举行普渡会,现在叫鬼节 。
第二种说法:
传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曹地府,被关在牢房里,经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 。
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 。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 。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 。
6.为什么七月十四是鬼节?
四大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