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麻是怎么回事啊( 二 )


二是,病前有发热史,提示可能为感染致三叉神经变性 。可应用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2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维生素B110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一个疗程为7~10天 。
三是,面部麻木感日趋加重,尤其合并有疼痛时,须要考虑颅内、颅底肿瘤、鼻咽癌,可借助CT、磁共振等确诊,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做手术 。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 。
3.脸部发麻是怎么回事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关于“面瘫”的问题 。
面瘫又叫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就是面部肌肉瘫痪 。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起的 。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 。
面瘫的临床表现临床主要为双侧一重一轻型面肌瘫痪,表现为不能蹙额与皱眉,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畏光,流泪及Bell现象 。口角歪向较健侧,鼓腮时从重病侧漏气,漱口时从重病侧漏水,流口水,进食时食物停留于重病侧牙颊之间 。单侧型面瘫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双侧一重一轻型相似 。中医称之为口歪眼斜,俗称吊线风、瞄准风(就像木工吊线,士兵瞄准一样) 。
如双侧同等程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则面无表情,不会笑,双眼不能闭严,口唇不能闭严,进食时腮内存留食物,言语不清 。中医称之为全面瘫,俗称植物瘫、傻瘫 。
此三种周围性面瘫起病急,多数是在清晨洗漱时或与他人交谈时发现,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尤其是单侧型和双侧一重一轻型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其轻重程度会相互转换;或原发病侧肌肉已萎缩,较健康一侧开始瘫痪 。这就是常见的口角先歪向一侧,后来又歪向另一侧的道理 。另外,还有慢性外中风,不属于周围性面瘫,面肌并不瘫痪,口不歪,眼也不斜,表现为头疼、头紧、耳后疼、耳后紧、颈疼、肩疼、背疼、腰疼、腿疼、脚手发凉、背凉、半身凉、半身紧、面凉、面疼、面紧、面麻、面痒、面抽搐、面痉挛、怕凉、怕风等不适感 。
也属外中风范畴,要比急性面瘫好治的多,但如治疗不当会迁延多年不愈或导致慢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发病原因多数是脉络空虚,感受风寒 。其次是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再次是七情过极(喜,怒,忧,思,悲,恐,惊),还有内囊受损,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感染(如脑膜炎),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肿瘤(如听神经瘤),外伤(如碰摔伤),中毒(如酒精),代谢障碍(如糖尿病),营养缺乏(如维生素B族),免疫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诸多因素 。
特别的,本病的最常见诱因有:掏耳朵、剔牙、饮酒和正在大出汗时突然受凉 。
1)以颜面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叫面神经麻痹,又称为面瘫 。以其损害的部位不同,也可以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种 。
1.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是指病损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又称为核上性面神经麻痹 。
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俗称“歪嘴”) 。病变可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例如脑桥下部、中耳或腮腺等 。其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嘴歪眼斜、眼睛流泪等,可伴有听觉改变、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 。
2)面瘫手术监测效果更佳
人必须具备正常的面神经,才能够拥有各种表达内心感受的丰富表情 。而发生面瘫则会令人额纹消失,不能或无力抬眉、闭眼,嘴角歪向一侧,说话不清晰,丧失表现表情的能力 。据介绍,一部分面瘫经过药物治疗可以恢复,而另一部分面瘫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因此,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对面瘫患者而言,意义重大 。在进行治疗前先使用面神经监测仪对面神经术后功能进行评估,而通过面肌电图判断面神经受损程度,可以较明确地判定哪些病人需要手术,哪些病人需要服药保守治疗,而且在手术中也可以使用面神经监测来帮助施行相应的面神经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