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步也有黄金期 宝宝学步最佳时机须知( 二 )


治疗
  有些宝宝学走路时经常跌倒,让父母十分担心 。事实上,这是由于宝宝的平衡感及肌肉运动协调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容易出现重心不稳,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请在平时多多观察,只要宝宝跌倒的情形在逐渐改善,或是跌倒次数日益减少,那就表示宝宝一直在进步,也就不用太过紧张 。
  宝宝学步注意异常
  O型腿大多属于生理性的表现,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自然恢复正常 。不过,仍有小部分宝宝是因为腿部发育异常所导致,必须接受治疗 。如果O型腿现象持续到2岁以上,或是发现有其他不正常症状出现,例如宝宝走路时膝盖部位的稳定性不佳、走路时有疼痛的感觉等,就应该尽早就医诊断,必要时还要转诊到小儿骨科,做更详细的检查与治疗 。
  在宝宝学走路时,父母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观察原则,来检测宝宝腿部发展是否出现异常 。最基本的就是观察宝宝的双腿(整个下肢),看外观有无异常,比如单侧肥大、大小肢、长短脚等 。
一旦发现宝宝双腿皮肤的纹路出现不对称的情形,那就很可能出现了长短脚 。另外,注意宝宝的髋关节在走路时是否能顺利张开、有无发出声响 。如果有这种情形,很可能是有先天性的问题,比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
  在经过检查确诊之后,如果宝宝腿部发育的确出现异常,医师会根据骨骼异常程度以及年龄来选择最适当的治疗方式 。
一般来说,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穿戴矫正支架和手术矫正 。需要手术矫正的情形大多由疾病所引起,并不常见 。
  TIPS:扁平足大多不需担心
  扁平足是指足部内侧脚弓在站立时出现消失的情形 。在刚刚出生之后,宝宝双脚的脂肪一般都比较多,而且韧带松弛,因此几乎都有扁平足的现象 。尤其到了学走路的阶段,看起来就更为明显 。不过,大多数宝宝的脚弓在长大后会自然出现,不需要特别治疗 。
儿科或小儿骨科检查也不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