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孩子制定读书计划( 二 )


马艳萍:安徒生一生写过164篇童话,分为3个创作时期 。早期作品以自己经历为主 。他最早不是写童话的,而是写成人作品的,直到在世界享有声誉后,他才开始转而写童话 。因为他觉得一个国家的未来是孩子 。就像王校长说的,他的童话绝不仅仅只是给孩子看的,不同年龄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感受 。只要我们再点拨一下,经典就会更深了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懒惰,多付出一点,你的收获就会多一点儿 。
◆关于写作
◆孩子写作不爱打草稿怎么办?
家长:孩子写作病句多、错字多,而且还不爱打草稿怎么办?
王素萍:这样的孩子挺多的,我觉得首先应该充分肯定孩子,指出他的文章好在哪儿,将来一定能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同时要告诉他,你写作,一不能有错字,二不能有病句,要不人家会笑话你的 。写作不一定非得打草稿,打腹稿也行,或者列个写作提纲,让孩子从小学开始养成好的写作习惯 。
家长:写作中,孩子会把好几块文章东挪西凑拼成一篇文章,大体上还能看得过去,但文章中自己所想的东西很少 。
马艳萍:这就必须先解决写作内容的问题,比如以游迎泽公园为例,你可以引导孩子,进门往东走首先有大片树林,有什么树啊,树是什么样,叶子什么样,什么颜色,那么过了树林,有大片草地,再往前是码头、迎泽湖,继续往前有儿童乐园,其实这就是我们说的移步换景 。这样引导他,把每个地方都说到了 。好啊,那你就写写迎泽公园吧,他什么都知道了,也就没必要去抄了 。包括打草稿也是一样,比如他想好了,就没必要打草稿 。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你只要触动了他,他自然知道写什么 。
主持人:看来孩子写作,引导还是很关键的 。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
王素萍:对,这就是观察力的培养,如按顺序、比较鉴别、总揽全局、实验观察等方法 。如果把这些学习方法在孩子一二年级时就灌输给他们,那么到三四年级时他们就会学习了 。至于写出的文章,有些孩子特别细腻,有些孩子富于想像,有些孩子特别诗情画意,这都不必勉强孩子,顺其自然就好 。
◆孩子为什么只会说不会写?
家长:我家孩子说话逻辑性很强,条理性也很强,特别喜欢易中天,但就是一下笔写文章就不会了,这怎么办?
马艳萍:这就涉及到写作的综合能力,它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这四种能力相互转化,需要点拨培养 。听、说、读最后都要转化为写,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
王素萍:首先,这说明孩子的动笔习惯不好 。要锻炼孩子经常摘抄一些东西,可以加大积累 。有些孩子不想动笔,单纯动脑,这样不行 。一定要让他写,把他认为好的东西一定要写下来,越积累越多,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其次,要打消他的畏难情绪 。不断给他鼓励,只要他表达清楚就行了 。
家长:比如他写的文章里某些词汇不好,我告他换个什么词汇,或者说你这样描写不深刻,咱们加个什么词,但他总觉得应付老师、完成作业就行了,我给他修改的词,他能全给我擦掉!
王素萍:不要强求孩子,要肯定孩子的亮点 。
家长:作为家长,我有一点经验说出来交流一下 。应该让孩子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不要求每天写多少字,只要记一件事情,比如你今天看到的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也可能写一句话就够了 。作文就是生活中素材的积累 。老师出过一个作文题目《学什么》,可能别的孩子都会写学炒菜啊,学骑自行车啊,学滑冰啊等等,谁都没想到我的孩子写了篇《学猫叫》,而且还在校报上发表了 。这是因为他有这个亲身经历,那时我家里抱来一只猫,刚好我给他买了复读机学英语,结果他用复读机录下猫叫声,反复放,反复学,学着学着真学像了 。等把猫还了人家后,碰巧我们单元一楼的一户人家里跑进了耗子,结果们家孩子就到人家里学耗子叫,结果还真的把耗子给吓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