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泉 世界七大武术家,谁最厉害?( 三 )


父亲:李海泉(粤剧名丑)
母亲:何金棠(欧亚混血)
太太:莲达
儿子:李国豪(拍摄电影中意外丧生)
女儿:李香凝(从影)
李小龙有一兄、一弟、两姐
李小龙安息于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由儿子李国豪陪伴 。
五大名作:
《唐山大兄》(1971年)
《精武门》(1972年)
《猛龙过江》(1972年)
《龙争虎斗》(1973年)
《死亡游戏》(1973年)
龙的一生
少年时期的李小龙
李小龙生于美国三藩市,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过的 。李小龙幼时身体非常瘦弱 。他父亲为了儿子的体魄强壮,在他7岁时便教其练习太极拳 。李小龙在13岁时跟随名师叶问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并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 。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戳脚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为了提高技击水平,李小龙除了勤习中国拳术外,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边参加西洋拳训练班,一边节省零用钱购买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击赛纪录片,从中学习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训练方法;他还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拳击比赛,不断丰富实战经验 。
赴美深造自创截拳道
李小龙在家庭的告诫下,18岁那年决定离开香港到美国留学 。
李小龙在西雅图的生活相当艰苦,进入大学就读以后,他除了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 。他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经常在校园里进行训练和表演,博得了师生们的好评 。
1964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全美空手道比赛,当时年仅24岁的李小龙横扫所有选手取得了桂冠 。
李小龙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更高的境界 。其中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绝招 。
李小龙是个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二节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功 。
李小龙从实战出发,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国拳等技击术的优点和特长,总结多年的经验自创了一种拳术———截拳道 。
设馆广授徒宣扬真功夫
李小龙为了宣扬中华武术,在大学2年级期间,租了校园的一个停车场角落,挂起了“振藩国术馆”的牌子 。他边教边练,刻苦磨炼,技术大有长进,尤以腿功造诣更为精深 。
在振藩国术馆里,他认识了来学武术的医学院女学生莲达,经过一年多的交往,他们渐渐产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俩正式结婚 。婚后,李小龙夫妇双双辍学,合力经营武术馆 。
自从李小龙在佛罗里达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个持刀歹徒,勇救华人少女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之后,李小龙的名字便传遍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等电视台也请他表演腿法,中国功夫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他创办的振藩国术馆也逐渐兴旺起来了 。为了扩大影响,李小龙经常到各处参加武术比赛,并先后在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开设武术分馆授徒 。国术馆的规模和设备不断完善,世界上许多显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国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等都争着拜他为师,好莱坞的著名电影明星如占士亨宾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门徒 。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门拜访,与他交流经验 。美国国内各流派的拳师经常聚集在李小龙的武馆切磋武艺,他的“以武会友”的宗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
涉足电影界功夫震全球
20世纪70年代初,一股中国功夫影片的狂潮席卷着世界 。李小龙这个响亮的名字震撼全球 。
1971年夏季,李小龙接受香港嘉乐电影公司的邀请,拍成一部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唐山大兄》 。该片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达到300万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