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狙击手张兆芳的故事 抗美援朝 狙击手( 二 )


他还用两个破床单制成两个沙袋,挂在胳膊上练习臂力 。到最后,他两臂悬着十几公斤的沙袋仍能不差分毫地扣动扳机 。
他练枪十分吃苦,即便是在夜间,也对着晃动的油灯练习瞄准 。
最终在班长的推荐下,张桃芳开始了自己的狙击生涯 。那时候并没有专业的狙击训练,训练员把他们带到前沿阵地,现场教他们怎样测量距离,怎样定标尺等 。
张桃芳也是个天才人物,几个月的训练下来,他竟成了闻名军中的神枪手 。
(四)初出茅庐
不过张桃芳第一次真正的实战却失败了 。1953年1月,张桃芳终于上了前沿阵地 。这个阵地还是世界战争史上赫赫有名的上甘岭 。
此时,钢铁战神黄继光铁胸堵抢眼的壮举刚过去三个月 。在上甘岭阵地的前沿——597.9高地,张桃芳发出了他狙击生涯的第一枪 。
然而,他哑火了 。后来张桃芳回忆说,“射击台最近处离敌人不到100米,对面阵地上的美国兵眼睛是蓝的还是黄的,我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
这让第一次参加实战的张桃芳心情十分激动 。这时他看到两个敌人从不到100米的地方窜了出来 。打!小张狠狠地扣动了扳机 。
但子弹像没有长眼睛一样,从敌人身边飞了过去 。接着再开火,还是没中 。他一连开了十几枪,全部是浪费子弹 。这还不说,他暴露了自己的目标,于是不得不撤离狙击点 。
首战空手而返 。张桃芳气得受不了 。于是老狙击手告诉了他窍门:敌人在对面山上时就瞄准他的脑袋;下山时就瞄准他的脚 。
第二天,他再到阵地上,他仔细观察地形,研究敌人的活动规律,将敌人出没的路径摸索清楚,目测出距离,然后在战壕中寻找到理想的射击点,平静地埋伏起来 。
他不再着急了,耐心地等待猎物 。

抗美援朝狙击手张兆芳的故事 抗美援朝 狙击手

文章插图
敌人终于出现了,三个人 。小心地瞄准 。
他的枪没有瞄准镜,不怕,就当是一把平常的步枪,老子照样干掉你 。要打你鼻子,就决不让你的眼睛瞎掉;同样,想打你嘴巴,也不会让你流鼻血 。
可他还是太兴奋了 。他瞄准第一个敌人,扣动扳机 。
“啪——”第一颗子弹飞了出去!
但第一个敌人逃掉了 。不过幸运的是,第二个敌人正好赶上那颗子弹,终于被张桃芳击中,应声而倒 。
第二次执行任务终于有了收获 。自此,张桃芳信心大增,继续加紧训练,枪法越来越精 。在之后的伏击中,他大发神威,出来一个,干掉一个!出来一个,干掉一个!充分显出了他的狙击天才 。
这天,张桃芳刚到阵地,准备上狙击台,突然敌方一梭子子弹打了过来 。
他急忙趴在交通战壕里,顺手拿起一顶破钢盔,用步枪顶着在战壕外晃着,想迷惑对方 。可他晃了老半天,对方并不上当,一枪也没有打来 。
这下他恼火了,你不打我打 。于是他突然从战壕里窜出来,几个箭步穿过一片空地,向另一个狙击点冲去 。
结果引来对面的一阵机枪扫射,子弹在张桃芳的脚边的地上噗噗乱响 。他镇定自若,身子一斜,像中枪一样,顺势倒在掩体里 。这个假摔终于骗过了对方,敌人停止了射击 。
有来无往非礼也 。你停火了,开始俺老张发威了,嘿嘿!这次张桃芳收获颇丰 。
仅在2月10日这天,他就毙掉7名敌人,且只用了9发子弹,超出了所有老狙击手的命中率,实在恐怖 。
一旦打顺了,便一发不可收,在此后的十多天里,他用240发子弹,击毙了71个敌人 。平均3枪半干掉一个脑袋,这对于初出茅庐的狙击手来说,已经是很厉害的战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