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老去的60后:他们的纯真童年,是一段永远回不去的青春岁月( 二 )


玩到了晚上 , 有时候能够幸运地看上一场电影 。 当时影院还没有普及 , 看电影全指望着在各个乡村游走的放映员 。 他们骑着黑色的小自行车 , 载着厚重的放映机 , 来到一个村子的广场 , 稍作通知便开始搭放映布 。
渐渐老去的60后:他们的纯真童年,是一段永远回不去的青春岁月
文章图片
即便如此 , 看电影的消息依然能够在半小时内传遍整个村子 。 孩子们兴奋地早早跑过去等着 , 一些早有准备的老人则会搬着小凳子 , 提上一点花生米 , 缓缓走去 。
当时的电影也不太多 , 且都以抗战片为主 , 人们耳熟能详的《地道战》等经典电影 , 在那些孩子眼中绝对是无法超越的 。
在这些电影的影响下 , 孩子们十分迷恋驰骋战场的军人 , 时常要模仿他们 , 用木枪“开火” , 还不忘了自己配音“哒哒哒” 。
渐渐老去的60后:他们的纯真童年,是一段永远回不去的青春岁月
文章图片
等到晚上玩累了 , 筋疲力尽地回去 , 往往能够吃上一点零食 , 但是要先想怎么和妈妈交代这好一身泥巴的衣服 。
吃穿“自己想办法” , 零食全靠主动争取
那时候的衣服是紧俏货 , 新衣服全靠“布票” 。 因而一家孩子往往只有两三身的衣服 , 还都是捡哥哥姐姐穿不上的 。
这些衣服在兄弟姐妹之间流转 , 一直到被磨破得不能要了 , 才舍得丢掉 。 丢掉前还要把它仔细检查一下 , 看看能不能寻点干净地方拆下来当补丁 。
渐渐老去的60后:他们的纯真童年,是一段永远回不去的青春岁月
文章图片
在吃这个方面 , 孩子们虽然没有太多选择 , 却也会自己给自己创造条件 。 60后的童年没有薯片 , 没有“无骨鸡爪” 。 他们会在农忙时节给自己偷偷留一袋子玉米 , 寻个机会加工成爆米花 。
老人家在黑色的铁炉外摇啊摇 , 孩子们闻着香味 , 咽着口水蹲在路边 , 紧紧地盯着那一团火 。 突然 , 老人站起身来 , 一脚踩在炉子上 , 手一拔炉塞 , 随着“砰”的一声闷响 , 爆米花就随着“自制通道”占满了蛇皮袋 。
渐渐老去的60后:他们的纯真童年,是一段永远回不去的青春岁月
文章图片
孩子们往往顾不得烫 , 先抓上一把塞到嘴里 , 感受满口玉米的甜香 。 老人也会笑呵呵地坐在一旁 , 拾起几粒落在地上的爆米花咀嚼 , 感受一下自己的“杰作” , 一边休息一边望着兴奋雀跃的孩子们 。
60后的孩子们还会自发性地、有组织性地开展挖野菜、寻山药的活动 , 到田野间、山沟里寻找一些能够吃的野菜水果 , 回到家里让大人做一锅浓汤 。
有时候运气好 , 野菜摘得多 , 还能榨了水分 , 放在锅里清蒸 , 做一顿美味的“蒸菜” 。 这种蒸菜口感软糯 , 吃起来清新甘甜 , 还能够蘸着醋、辣椒、蒜汁等佐料吃 。 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吃到 。
虽然吃的方面能够自己解决 , 但是饮料是很少的 。 当时虽然已经有了可乐、盐汽水等饮料 , 价格却是高得让人望而却步 。
渐渐老去的60后:他们的纯真童年,是一段永远回不去的青春岁月
文章图片
那时候的灯是稀罕物 。 普通人家里用的都是煤油灯 , 一般舍不得一直点着 , 因而孩子们早早地就要睡觉了 。 不过想要睡个好觉不容易 , 在吃完晚饭以后 , 母子二人会一起坐在灯下 , 孩子抓耳挠腮地写作业 , 母亲缝缝补补 , 为一家人的衣服辛苦 。
父亲有时候也会坐在一旁 , 陪母亲聊聊天 , 指导一下孩子的学习 , 或者拿出新发的粮票细细数数 , 看看能够吃几天 。
60后大多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可以睡觉 , 往往都是兄弟挤在一张床 , 一直睡到分家 。 没有空调 , 夏天到了会有蚊子 , 但是白天跑来跑去 , 早就耗尽了精力 , 睡觉时对这些也不是很在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