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意思( 二 )


现在的“五谷”现在我们通俗理解的“五谷”已经成了农作物的统称 。除了古代的五谷,现在的人们在五谷的基础上,也把很多 农作物归于重要的农作物之中 。其中有玉米和红薯等 。明代的《颖州志》中最早记录了玉米的种植 。可见在1500多年前,我国已有玉米种植 。
而关于红薯的记载也是在明朝,相传在万历22年,福建遭遇大饥荒,为了度过饥荒日,当地官员在菲律宾引进了红薯的种植技术,人们纷纷栽种才度过了饥荒 。
现在,人们把五谷分为:天谷、地谷、悬谷、风谷、水谷 。实际上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和传播途径分类 。比如“天谷”指的是高粱谷子等 。
“地谷”指的就是花生红薯等,“悬谷”指的是瓜和豆等藤枝农作物,“水谷”指的是在水中生长的农作物,比如藕等,而“风谷”指的便是通过风传粉的农作物,比如玉米等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现代用法在古代,这句话实际上并不被人认可,一般用这句说别人,是说不懂农田的人是一个蠢材,目光狭隘 。但是在古代农业社会,很多商人并不懂农业,但是他们并不是愚蠢 。所以在古代职业分布广泛,所谓术业有专攻,这句话含有极大的偏见 。
在现代,这句话已经没有特指之意,泛指的就是人好吃懒做,孤陋寡闻的意思,之所以孤陋寡闻是因为不勤奋,读书少,眼界不宽 。其对应的褒义词诸多,当别人夸你“腹有诗书气自华”或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时候,其意思反过来就是此意了 。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的人,以免身在社会被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