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各国兵力及伤亡 朝鲜战争各国伤亡人数( 二 )


如果己方兵力为对方的五倍之多,就正常发动进攻;如果己方兵力大概为对方双倍,士兵在作战时就需要更加努力一些;如果敌我双方势均力敌,则必须设法将其分散后再逐个击破;万一兵力弱于对方,就得避免正面交锋 。

抗美援朝各国兵力及伤亡 朝鲜战争各国伤亡人数

文章插图
现代战争中,林彪惯用的“一点两面”“三三制”等都是对古人智慧灵活而生动的演绎 。一点两面指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主要目标,着重包围与突破后全歼敌人 。
三三制战术组织形式,指由班长领导、三四人一小组,根据欲歼灭之敌的情况结合地形,分散作战,小组之间互相配合——即战术穿插、散兵冲锋 。
抗美援朝中的战场纵深有余、宽度不够,500米宽的战场,在三三制的战术指挥下,不过区区几十个志愿军战士潜伏 。
也正是由于现实中的的三三制队形,人员太过分散,到了电影镜头里压根框不到人,拍不出导演想要、观众想看的集团冲锋的感觉 。于是,电影就取代了真相 。
希望原先对抗美援朝有些许误解的观众,能够在阅读完本篇文章后,对其形成新的认知,不要“假作真时真亦假”了才好 。
在众多以“打诳语”维生、吸财捞金的公知里,有一位对于抗美援朝的论调流传甚广,他说:中国出兵朝鲜“亏了” 。
具体理由是,在双方签订的停战协议中,规定以当时南北方的实际接触线划定军事分界线,并且双方各自后撤2000米,在此区域内建立非军事区;这就导致朝鲜政府实际控制区的最南端要比战争开始时的北纬38°线偏北一点点 。
抗美援朝各国兵力及伤亡 朝鲜战争各国伤亡人数

文章插图
要说吧,这位公知讲的是实情,但是话经他整合后,再吐出来的味儿可就变了 。
相信大家通过老侯的上一篇文章,已经对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战略目标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那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保卫东北重工业基地,捎带脚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并非只是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声呐喊 。
况且,当时战火已经燃到了鸭绿江边,在中美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向南推进500公里怎么不是实打实的胜利 。
至于说实际控制区域之类的多点少点,都是朝鲜和韩国这个哥俩儿自己的问题和咱没关系,中国没有干涉别国内政的瘾!
非要杠就给他们上上地理课:韩国多占的那部分是江原道,基本都是山区;而朝鲜多占的那部分是西海岸,更有利用价值 。
其实很简单,要想知道亏不亏,看看签字的人谁更伤心难过不就完了?来,克拉克上将,别板着脸,给大家笑一个嘛 。
下次,如果大家也遇到反贼论调,可以这样反驳:“老子做成了桩几百亿的生意,最后少收了几百块钱,你说老子是亏了还是赚大发了?!”
要是他们再竹林里放风筝——胡搅蛮缠,就把他们当一股浊气,从身体的中后偏下部给放了吧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舍命的人,迟早会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压进土里 。
还是那句话:你管我怎么打?
【抗美援朝各国兵力及伤亡 朝鲜战争各国伤亡人数】就是要让你看不穿、猜不透,反正来敌必歼,有来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