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盟排行榜 卡盟排行榜( 二 )


在这个圈子,财富的膨胀最能刺痛后来者的神经 。“一年买房,宝马换了保时捷 。”一位网赚圈人士在讲述他朋友圈的网赚大神的事迹时,艳羡难掩,据说该团队早先做卡盟起家,由此积累了大量用户,现在则转向了付费社群培训 。
集合低价资源的网站卡盟曾是网赚行业的风口,网站上售卖的产品往往包括游戏产品的游戏币、虚拟会员,社区平台粉丝的刷量等等 。据上述网赚圈人士介绍,售卖资源特别是稀有资源也是网赚的一大类,比如QQ2017年中推出过群人数上限为5000的QQ群,原价只需要付给腾讯300元服务费,但申请难度的陡增也让价格飙升,从1000元涨到2000元,现在的行情已经涨到5000元左右 。“有些懂申请技术的人会囤很多群来卖” 。
在网赚圈另一种盛行的模式则是利用平台活动薅羊毛 。2013年左右,一批以拉人头、完成任务获得虚拟货币为核心的试玩平台出现 。阿兴向《中国企业家》回忆,“智能手机的发展促使APP的爆发,很多公司有移动端产品的推广需求,行业内有公司尝试将几十个APP的推广链接集成到一款产品上,便有了这类试玩软件 。”
“‘拉人头’的方式一直存在 。”在网赚圈做了许久的廖学帆向《中国企业家》介绍,他最早接触到这种模式是四年前尚未崩盘跑路的钱宝网 。钱宝网早期模式是用户注册成为会员后领取任务,按要求完成看广告等任务后,会获得“钱宝币”,用户可使用钱宝币在商城购买商品 。“当时邀请一个新用户注册,平台会给到约等于10元人民币的钱宝币,完成两天的任务共可得15元,即可在商城购买一把雨伞 。”廖学帆说,当时他以此方式兑换了不少的雨伞、纸巾、拖鞋 。
另一位网赚圈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比钱宝网更早或同期出现的还有学生赚、米赚、赚钱儿、城赚、金刚赚等等产品,模式大致相同,都需要用户完成邀请好友、签到、参与调查等任务,从而获得平台的虚拟货币 。米赚官方网站显示,每个受邀请人安装注册后获得3W大米奖励(10W大米=1元RMB),做第一个安装任务后,再奖7W 。邀请的用户A做应用任务,可得到额外20%分成;A邀请的用户B(即二级邀请)做应用任务,可得到额外10%分成;B邀请的用户C(即三级邀请)做应用任务,可得到额外5%分成 。
据阿兴介绍,目前市场上至少有七八十个类似的平台,一般而言,平台上的网赚方式包括新闻赚、应用赚、游戏赚等,新闻赚即趣头条模式,广告主购买广告资源、用户阅读信息流新闻及其中频繁穿插的广告、平台为完成任务的用户提供奖励;应用赚和游戏赚则需要下载相应软件或在线玩游戏,应用方获得下载量和使用时长、平台获得推广费用、用户获得奖励 。基于此,经营得当的平台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商业闭环 。
收割99%
但在网赚行业,每一种模式背后都跟随着一条灰色产业链 。“网赚分为正规项目和违法项目 。”上述网赚圈人士介绍,违法项目则包括赌博、卡商等 。今年5月,广州市公安局捣毁了3个卡商犯罪窝点 。卡商手中往往有数万张手机卡,通信模块“猫池”可同时放入数十张甚至上百张手机卡,卡商再建网站与猫池相连即可接收手机短信验证码,而购买者在无手机卡的情况下,便可从卡商手中购买验证码,进而大量注册有补贴、奖励机制的平台,完成“拉人头”的动作,从中牟利 。
还有一些“拉人头”项目则带着集资、跑路的色彩 。上述网赚圈人士介绍说,此前的共享纸巾项目就是如此——项目方售卖共享纸巾机,承诺每日投放纸巾,并会招募广告主投放广告进行分成,但最终项目方不知所终 。近来的共享单车认购骗局也是如此,声称认购一辆880元,每日返利60元,拉人头再奖励80元,但付完认购费后,认购者就被立刻拉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