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m 白羊摩羯配吗( 二 )


“白杨”-M导弹的最大特点是 , 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反弹道导弹无法将其击落 , 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飞行速度加快 。由于该导弹使用了3台功率强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 其飞行速度比现有俄制导弹速度都快 , 大大缩短了导弹在轨迹主动段的飞行时间和高度 , 增大了穿透力;同时它还有数十台辅助发动机 , 加上操纵系统和设备使这种快速飞行的导弹很难被敌方辨别 。
(2)电磁隐蔽性好 。“白杨”-M导弹几乎完全没有对电磁脉冲的敏感性 , 在该导弹试射过程中 , 尽管美国的侦察卫星极力进行跟踪 , 但导弹的信号还是躲过了美电子侦察系统的监视 。
(3)先进的隐身措施 。据说 , “白杨”-M导弹的前锥体部分可放置起欺骗作用的物体 。当发射时 , 这些干扰物将使反导弹系统看到“数千枚弹头” , 将使它难以从那些假弹头中区分出真弹头 。俄罗斯计划在21世纪初的前10年内部署(300-350)枚“白杨”-M导弹系统 , 这些导弹有井下发射和公路机动发射两种型号 。
俄罗斯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是怎样的?白杨-M是一种技术性能先进的陆基战略导弹 。采用抗核加固型单弹头 , 投掷质量为1.2吨 , 弹头威力为55万吨TNT当量 , 相当于27.5个美军于1945年投放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 , 命中精度的圆概率偏差达350米 , 使用寿命为15年 。
“白杨-M”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 它是“白杨”(SS-25)导弹的改进型 。1994年12月20日 , “白杨”-M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 , 原计划进行7次试射 , 实际上只进行了4次 。1997年7月8日 , 在普列谢茨夫靶场“白杨”-M导弹进行了第4次发射试验 , 也是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发射 。设计者们认为 , 在“白杨-M”导弹系统研制、试验过程中 , 以及在其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中有很多“第一” , 甚至在世界上也是首次 。如第一次为高防护性的井基和机动陆基发射装置制造了标准化统一的导弹;首次使用了新型试验系统 , 借助它可检验导弹系统在地面和飞行状态下各系统和组件的工作状态和可靠性 , 这可大大缩小传统试验规模 , 减少费用 。
俄罗斯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白杨M弹道导弹机动型“白杨-M”战略导弹俄罗斯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 被誉为俄罗斯的“镇国重锤”名称白杨-M(SS-27)直径(m)1.86 长度(m)22.7推进系统三级固体+末助推制导系统计算机控制的惯性射程(km) 10500发射重量(t) 47.2投掷重量(t) 1.2命中精度(CEP , m)≤350弹头(个数×kt)1×550部署方式公路机动 , 地下井使用寿命(年) 15编辑本段白杨-M导弹的发展需求 1.俄罗斯新军事战略的需求90年代中期 , 俄罗斯军事战略已基本完成了从超级大国军事战略向欧亚大国军事战略的转变 , 明确了作为世界大国之一的俄罗斯拥有全球利益、地区利益和本国利益 , 而美国和北约集团在这三个利益层次上都对俄罗斯构成实质性威胁 , 所以遏制北约东扩成为俄罗斯新军事战略的主要内容 , 而核遏制则是俄罗斯新军事战略的核心 。俄罗斯新军事战略改变了前苏联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 , 多次强调一旦外来侵略由地区性冲突扩大为大规模战争 , 俄罗斯可以首先使用核武器对敌军事目标实施解除武装的打击 。同时 , 根据新军事战略的要求 , 在战略核力量的建设上 , 一方面依照从前苏联继承的庞大核武库发挥有效的威摄作用;另一方面制定了到2005年的战略力量发展计划 , 尽力克服非常严重的经济困难 , 研制21世纪新一代陆基和潜射战略弹道导弹 , 该计划的重点之一就是白杨-M导弹 。2.俄罗斯战略导弹力量需更新换代前苏联在80年代部署的SS-18、SS-19、SS-24和白杨等战略导弹型号到21世纪初都将超出使用期限 , 而且按照已延期执行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Ⅱ)的规定 , 俄罗斯最重要的两种多弹头战略型号SS-18和SS-24最迟在2007年必须撤除 。俄罗斯急需发展适应21世纪核战略需求和符合STARTⅡ规定的新一代战略导弹力量 。3.发展完全由俄罗斯研制和生产的战略型号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是从前苏联继承的 , 而前苏联生产战略导弹的工厂有75%在俄罗斯境外 。俄罗斯现在的主要战略型号SS-18、SS-24分别由乌克兰的扬格尔设计局研制 , 由南方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制造;白杨导弹虽在俄罗斯境内总装 , 但其惯性制导系统也在乌克兰的哈尔科夫生产 。因此俄罗斯必须发展全部零部件在俄罗斯生产 , 全弹在俄罗斯总装的新型战略型号 。白杨-M是第一种完全在俄罗斯境内研制、生产的战略弹道导弹 。编辑本段白杨-M导弹的装备数量俄罗斯国防部曾准备装备约700枚白杨-M , 在前苏联时期沃特金斯克机械制造厂的白杨导弹年生产率最高达到60~80枚 , 按这样的生产率 , 到2010年俄罗斯有可能装备700枚白杨-M导弹 。目前 , 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计划到2010年装备400~500枚白杨-M , 即从1998~2001年每年部署2~3个白杨-M导弹团 , 2001年以后提高到每年部署3~4个白杨-M导弹团 , 每一个导弹团装备10枚白杨-M导弹 。这一计划要求2010年以前白杨-M导弹的年平均生产率要超过30枚 。根据1991~1995年白杨导弹的部署数量分析 ,  白杨导弹近几年的平均生产率为每年11枚 。而且 , 俄罗斯国家杜马经济政治委员会主席说 , 2005年以前的白杨-M导弹年生产率只能达到10~15枚 。这意味着到2005年俄罗斯最多只能装备120枚白杨-M导弹 , 而2005年以后即使达到每年生产40枚的水平 , 2010年白杨-M导弹的装备数量也将只有约320枚 。表5列出国外导弹发展分析家对1998~2007年白杨-M导弹年度装备数量的预测 , 其中2005年和2007年的装备数量分别为100枚和143枚 。根据这一预测提出的年度装备数量 , 2010年白杨-M的装备数量约为210~250枚 。综上所述 , 预期俄罗斯白杨-M导弹的装备数量在2005年约为100~120枚 , 2010年约为210~320枚 。显著特点据披露 , "白杨"M导弹除具有飞行速度更快、隐形和抗干扰能力更强外 , 还具有以下4个显著特点: 一.是采用灵活的机动发射方式 。将导弹的一体化发射装置完全布置在一辆机动发射车上 , 可以在公路网上自由行驶 , 提高了躲避敌方核武器攻击的概率 , 增强了生存和反击能力 。而且新型导弹预计部署在乌拉尔山区的博洛戈耶导弹团 , 这将使美国的预警系统更难发现其行踪 , 更难对其进行监测 。二是增加射程 。据悉 , 新型导弹射程为1.2万~1.5万公里 。这就意味着 , 这种新型导弹不仅能覆盖美国所有国土 , 而且 , 当它突破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体系(NMD)时 , 可以避开美军重点设防的北极防线 , 能够随意地从东、西两个方向打击美国所有重要目标 。其威慑和实战能力非同一般 。三是多弹头突防难以抵挡 。“白杨-M”导弹的弹头为1.2吨重的单弹头 , 而新型导弹的弹头为10个弹头 , 弹头重达4吨 , 使新型导弹的突防能力更强 。有关研究证明 , 当弹头数量超过5个时 , 拦截导弹基本上就失去效果了──面对铺天盖地的来袭弹头 , 拦截系统分身乏术 , 难有招架之功 。四是命中精度更高 。这种新型导弹命中精度在100米以内 , 比“白杨-M”的命中精度高1~1.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