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有什么触目惊心的案件?( 二 )


按照死亡时间推算,杨雨时的死亡时间应该是在 24 日晚 10 点至 12 点之间 。谢峰说妻子晚上一般是不会出门的,但自己今天因为聚餐回去得比较晚,不排除她想出去为自己买点醒酒汤之类的 。
两起大案接连发生,死者又都是有头有脸的无辜少妇,死状还如此惨烈,这彻底震惊了南京 。
在舆论的高压下,总局决定由葛天威警长牵头,全市公安局抽调精干组成了搜捕队,全力发动各方关系搜捕白莲圣母教教徒 。
我曾祖父的本职工作是外科医生,多次给南京多个帮会的重要成员医治过外伤,也处理过一些棘手的案子,因此葛警长也慕名前来,让我曾祖父出马帮忙找一找这些邪教教徒 。
很快,葛警长的手下便查清楚了死者拿着纸条出发的地方是瑞鹤茶楼 。店小二对死者还有点印象,据他回忆,当时死者慌慌张张地走进来,好像在等什么人,但他并没有看见与死者接头的人物 。
很显然,凶手并没有直接与死者接触,而是用纸条指引死者来到了案发现场 。
既然在第一个案发现场发现了碎纸条,葛警长立马率探员全面复查第二个案发现场 。果然在一棵树洞里面发现了纸条,上面的内容与前一案大体相似,不过死者出发的地点是在另一个地方——福兴酒楼 。
葛警长说:「案情脉络大致清楚了:是这个凶手先将死者从家中约到茶馆,然后再从茶馆中转到凶杀地点 。可以肯定凶手与死者有特殊关系,只是他的亲属们不知道或者不愿意说 。」
萧芝仪推测:「这个凶手应该是掌握了死者的某些秘密,才让死者如此言听计从 。所以他的亲属们不见得知道有这个人存在 。」
「何以见得?」
「从茶馆情况来看,凶手尽量避免与死者见面,说明凶手不敢让死者知道 TA 的容貌 。而凶手先将死者约到茶馆,再从茶馆约到案发现场,这么复杂,应该是害怕有人尾随跟踪 。两位死者平时都还算是安分守己的体面人士,应该不会与人共谋作奸犯科之事,那么很可能是她们的一些隐私被人抓住了 。」
「有道理 。」
「现在你们可以尽量做家属的工作,看一看他们是不是知道什么还没对你们讲 。」
与萧芝仪预料的一样,第 3 天晚上命案再度在大井巷一间废弃的民房内发生了 。但这次案件与前两件有较大区别 。首先,死者是一名五六十岁的男性 。其次,在案发现场附近警方进行了地毯式搜索,也没有发现前两案所有的小纸条 。
当然,案件的共性还是有的 。死者一如之前被斩去了手脚,指骨被剔出用于祭奉 。事后经过辨认,死者是金陵大学地理学教授闫笑古,也是一位相当有社会地位的人 。
经过警方的耐心劝导,闫笑古的儿子闫文康终于说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
闫笑古生前曾受一名叫红鸾的女子勒索 。两年前,他出版过一本地理专著,在学界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然而这本书实际上却是其好友于振山所写 。于振山病危之时,委托闫笑古将其整理付梓,然而闫笑古却将其据为己有 。
经闫文康辨认,纸条上的字迹与红鸾以前写给他父亲的字迹是一致的,因此这位名叫红鸾的女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然而别说闫文康,就是闫笑古他自己也没有见过这个红鸾的真面目 。每次见面谈事,红鸾都是要求闫笑古一个人前往,而她则身穿黑斗篷、蒙上厚厚的面纱 。不过闫笑古曾经告诉过闫文康,听这名女子的声音,应该就是一个 20 岁出头的年轻女子,口音为苏南口音 。
虽说案情有了嫌疑对象,但要找到这个红鸾却仍然不容易 。她留下的信息极少 。
萧芝仪分析道:「看纸条上红鸾的字迹比较幼稚 。应该是受过简单的传统教育,而且对于城南这块儿的茶馆酒肆非常熟悉 。看起来,她可能是一位私窠儿(没有归属妓院,游走各个茶楼酒肆揽活儿的妓女) 。这种人往往交际极为复杂,最容易搞到上流社会的隐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