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相关的习俗 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二 )


有一些网友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巫山神女”,只管三峡一带的降雨,而“计蒙”和“雨师”这两位的名气,又都不如龙王来得大 。
但是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龙抬头”这个节日的发祥地是在西北 。古代的西北人民,最崇拜的雨神只有“龙王” 。
“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西北地区,周王朝的遗民当中 。西周时期奴隶制盛行,东周国家又分崩离析,天下大乱 。
在科技不发达,人命贱如草芥的上古时代,老百姓们每当活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到非人的神灵身上,于是形成了一种对龙的崇拜 。
农民种地要看天,春耕又关系着百姓们一年的生计 。同时,西北的干旱地带,耕种最需要的就是“雨水” 。周朝百姓们为了祈雨,幻想出了司雨之神——龙王 。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都祭祀龙王,祈盼风调雨顺 。三位受到冷落的“雨神”当中,“巫山神女”系南方传说的雨神,“计蒙”按《山海经》的说法是东方的雨神 。
此二者名气不响,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地方,春旱的情况不如北方来得严重 。只有“雨师”和“龙王”,是同出于西周神话的 。
根据《列仙传》介绍,周朝的“雨师”原来是一个颠狂人,当他化为赤龙时就能降雨 。所以在周朝人看来,“雨师”差不多就等同于龙神 。
二、“二月二”相关的习俗
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西北地区的民俗就是舞龙、社祭、拍瓦片,还有“吃龙眼”、“吃龙耳”、“理龙头”和“接姑娘”等等 。
其中有一些民俗很有趣,还有一些民俗则自相矛盾 。比如某地小朋友会在“二月二”这一天“吃龙眼”,讨个好彩头 。但是另一些地方最忌动针线,因为担心会扎伤了“龙眼” 。
如果说“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节日,是古代百姓为了祈雨,或者对龙王感恩才设立的,那么怕针线伤了“龙眼”才应该是正常的,为什么还有人要“吃龙眼”呢?这就有些自相矛盾了!
“理龙头”这个说法,则是说人们特意挑了这一天去理发 。据说是因为正月不宜理发,所以可以留到二月才理 。至于正月为什么不宜理发,那又是另一个充满了“误会”的民俗了 。
结语
“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西北地区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 。综合各种民间传说和节日习俗来看,它的出现与古代西北民间祈雨活动,以及皇帝“躬耕”劝农的活动有重大的关系 。
“龙抬头”最早可以溯源到周朝以前,因为西北地区春天缺雨,导致农业生产受阻,所以黎民百姓幻想出了一种非人类的神灵来帮助降雨,而这种神灵被起名为“龙” 。
“祈雨”是古代的国家大事,因此龙这种“司雨”之神,就与人间的君王直接挂上了钩,于是《三坟》之中,才有了“龙善变化,能致雷雨,为君物化”的提法 。
从伏羲时代开始,中国历代统治者都要在春天组织“春耕”仪式 。这种仪式最初的时间,可能正是被定在农历的“二月初二”,只是在汉代以后才由国家正式改在正月 。
民间给这种由君主带头躬耕的“上古仪式”,赋予了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就是“龙带头” 。后来因为年代久远,在流传中逐渐演变出了“龙抬头”的说法 。
“龙抬头”这个节日最初的产生,显然与“神话”没有关联 。涉及到真龙神降雨的部分,属于后人穿凿附会的说法 。因此民间才会出现一边求龙王降雨,一边又“吃龙眼”的矛盾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