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梦拔针 梦见手扎针,拔掉了( 十 )


故道走到尽头就是陈仓,虽然路程遥远,但选择多,中间小道千条,若从分岔口一直往西走,还能走到陇南,从天水出去,那边出山的路,就相对平坦很多 。
当然,如果不怕路程遥远,还可以沿汉水而下,经安康北上,沿库谷道可达长安;或继续南下,绕道南阳,从老路武关再进关中 。当然,若有那天,恐怕世间就真的无仗可打了 。
道路虽多,但没有一条两岸不是高山直壁,能够用来行军的道路,基本窄不容车 。这还是好的,很多地方根本不能走路,只好在悬崖上空架栈道,好走只是相对而言 。没有一条不是兵法中所说的天堑,不管在谁的兵法著作中,都是兵家大忌 。
在这样的地形当中,兵力再多,武器再精,都是白瞎,因为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山谷那头只要几千兵马堵住路口,你数万将士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不会超过一千 。
即使如此,那位仁兄,张良老弟,汉王身边的贵客,还在从褒中离开之前劝说了我主刘邦,让他一把大火烧绝了栈道,使本来就崎岖的道路更加雪上加霜 。朝着张良远去的方向,细细回味他潇洒的背影,韩信此时,只有一声叹息,人跟人就是不一样啊 。
更要命的是,由于秦国的力量过于凶猛,这些路从诞生那天起好像只为从北平南的使命而来 。纵观中国历史三千年,这条路上的战争,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从北向南,不管多么优秀的将领,有多么自由的权力,试图从南到北的努力都最终落空,只有一个特例,就是韩信 。
而当时,韩信,还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只有一个大将军的头衔,还没有真正掌握兵权,只有参谋的义务,却无指挥的权力 。而能够供他参谋的兵力,也不会超过五万人马,还都人困马乏,水土不服 。但山谷那头,关中十几万人马正在铁筑的城楼里虎视眈眈,背后有千里农田做强大的靠山 。
少张地图,判断错误
此时,摆放在韩信面前的就是这样一道难题,天时谈不上,地理糟糕透顶,对手的军事水平,丝毫不亚于几百年后和诸葛亮死磕的司马懿 。而所谓人和,心里想想就得了,毕竟是在别人的地盘,人家一起生活了几十年,老百姓再怎么向着你,也只是图个新鲜,爱恨都还在人家,何况中间还隔着一道大山!
历史已经证实,面对这条难题,多少英雄都被废掉了武功,几千年来,韩信是唯一一个成功破解了这道难题的人,并且是在条件还不是很成熟的条件下,这就是韩信的力量 。
我们看韩信是如何解决这道难题的 。
不管入口还是出口,子午道和其他两条路中间都隔了太远的距离,而就这几万人马对付人家十几万兵力,分兵,是不大现实的,那么,从哪进兵呢?
子午道出谷就是长安,离咸阳和章邯的老窝废丘都不足50公里,即使无人把守,侦察兵看到他的先头部队及时报告,临时调兵,也能把他堵在山谷之中,形成兵法上著名的“半渡”(此题容日后再慢慢细讲)之势,届时,他将死无葬身之地 。何况路上的栈道已被张良烧了呢?这是一条死路 。
因为没有确切的记载,褒斜道上的栈道有没有被烧毁我们无从得知,但这条路作为从南郑出秦岭最便捷的一条通道,章邯不会不在这上面做足文章,而几万军队能够全身入关并打败关中数倍于自己的敌军的前提是,绝对不能在山谷中消耗过多的兵力与时间 。
所以,只要对方的将领不出现意外的脑子短路让开一条路放他们到平原地区决一死战,那他的主力至少在完全走出山谷之前不能和对方的主力见面 。
所以,对于韩信而言,如果成功避开敌人的主力,他就赢了;而在章邯来说,如果主力撞到一块,他就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