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梦拔针 梦见手扎针,拔掉了( 四 )


而此时的赵王正是张耳和陈余拥立的武臣,可能是对手过于强悍,我们的名将二代一直在门外盘桓不得要领 。
关中则盛传这样一个说法:王离此去必然无果 。为什么?因为他的祖上杀伐太重,到他已经没有多少福泽了 。当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这应该是一个风水先生的言论,在今天看来绝对不靠谱,但当时不幸被他言中 。
这支被王二代从边疆带回来的军队曾由蒙恬统帅了很多年,蒙恬爱之若宝,死前曾说 :“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背叛 。”可见心中的底气 。
这应该是当时中国最精锐最强大的兵团,常年在边疆,战斗力丝毫不受太平岁月的影响 。但这样一支兵团在王二代的带领下硬是默默无闻,直到章邯率领他的劳工兄弟出现 。
应该说王二代还是帮了章邯的忙的,当章邯率领劳工和内军一路势如破竹,遇到职业将军项梁受挫被堵在陈留、白马一带连打败仗时,二世令所有力量都去救援,王离大队人马的出现一下子扭转了战局,章邯之所能迅速消灭项梁,不单单是由于项梁的骄傲轻敌,更重要的是实力暗中到了补充 。
章邯消灭了陈胜,消灭了项梁,平定了魏国,自以为叛贼大势已去,于是过河找人 。他早就听说王离带领一支大军杀奔赵国而去,长久听不到音讯,现在帮忙也只见了他的一部,看不到他的人影,不但关中的大员们着急,章邯自己也忍耐不住,决定过河一看究竟,顺便还个人情 。
要知道虽然名义上王离归自己节制,但无论是后台还是所辖军队,自己都远远不如他,说他归你辖制,但你若真的自以为能指挥他,那就错了 。章邯官至九卿,还是有这点觉悟的 。
过河一看,王将军果然名不虚传,你看那些亲兵,个个盔甲锃明瓦亮,家伙什如新买的一般,保养技术好生不一般 。几十万大军,一个没丢,操列队伍,个个堪比仪仗队队员 。
章邯好生敬佩,内心禁不住骂娘,这什么东西!这他妈是打仗吗?王老将军地下有灵,岂能安稳!但骂归骂,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打仗 。他精心研究起了河北的态势,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很快,他发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李良 。
李良,时为赵将 。摊上此人为将,不能怨别人,只能说明赵王武臣命弱,压不住赵王的宝座 。并非此人品格不好,他名门出身,品学兼优,彬彬有礼,在造反的队伍中鹤立鸡群 。然而,老天让武臣亡,什么也阻挡不了,偏偏这样的人会造他的反,谁也意料不到 。而究祸起之源,竟然在张耳陈余身上 。
当年张耳和陈余拥立武臣为王,并鼓动他派了三个人去开拓地盘 。派他们出去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这三个看似寻常的人竟会如此不简单 。这三个人,三个方向,三条心,三种命运,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改变了很多人,包括赵王的命运 。
一个是韩广,受命徇燕,很会来事,一去就成了燕王,和赵王平起平坐,还在一次对峙中意外擒获了赵王 。但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他的将军臧荼后来投机成功,被项羽封为燕王,而按照项羽“诸王无功”的说法,他则被徙往辽东 。
按说,自己有这样的经历,遇到这样的事情就该知道怎么办,可他还是执迷不悟,自恃曾经是领导赖在燕国不走,结果成了首批“以身殉国”的国王之一 。
这是个独立派 。
一个是李良,他的任务在常山 。他没有韩广那么多心机,只希望做一个称职的将军,事情也很顺利,很快他就拿下了常山,向赵王复命 。事情到这一步,都还正常,如果就此打住,大家相安无事,然而,很多事有时不可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