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小案例 大学生农村创业案例( 二 )


但是,农村创业面临的难题也是巨大的 。首先一个普通大学生我们默认为是没有什么靠谱的人脉资源的 。就算是清北毕业生,由于自己涉世未深,能够在村里获得威望和支持也十分困难 。因为村中的创业机会往往不是只有你自己看得到,大批的人都能够察觉到,这时候人脉就十分关键,能否拿下这个项目,光凭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
最后,大学生创业在任何地方,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在农村创业的钱谁给,创业之后管理上的问题谁来管,当地政府对你的项目是否认可并给予支持,这都是十分棘手的难题 。所以,很多大学生试图到农村搞项目的梦想都破灭了,农村是开发的好地方,但不代表谁都可以分一杯羹 。
福建大学生返乡创业,把有300年历史的地瓜干传承下来,她是如何做到的?她是通过自媒体和电商等渠道进行推广和销售的 。这位大学生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将家乡的地瓜干,也就是连城红心地瓜干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并销往全国各地 。
大学生创业的励志案例有哪些邱有林毕业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环系,毕业后,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开地起了自己的锅盔摊 。刚开始,很多人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一个大学生出去卖锅盔,大学岂不是白读了?邱有林并没有在乎这些,而是靠双手和汗水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如今,他平均每天能卖出200个左右锅盔,日利润最高时可达800元 。
大学生毕业后做什么?多数人都会想到学以致用,找一份相对稳定且体面的工作 。但是,毕业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环系的邱有林却有些“不务正业”,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人们异样的眼光,毅然干起了卖锅盔这一不起眼的营生 。现在,邱有林平均每天能够卖出锅盔200个左右,月收入近万元,让周围的人刮目相看 。
大学生卖锅盔 月收入近万元
【大学生创业小案例 大学生农村创业案例】“卖锅盔啊,尝一下,猪肉的3块5,牛肉的4块5……”1月22日,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附近,一位小伙站在写有“军屯锅盔”的小车前,一边认真地做着锅盔,一边努力叫卖 。五六个学生正围在小车旁等着正在烤的锅盔,看起来生意甚是火爆 。
这位做锅盔的小伙子就是邱有林,他身穿一件黑白格子外套,外面围着一件紫色围裙,上面沾了些许面灰 。这位看似平常的锅盔小商贩,谁能想到,他是一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环系的大学毕业生 。毕业两个月后,邱有林放弃去公司应聘工作的机会 。于2014年9月,开始做起了锅盔生意 。
“刚开始做其实挺困难的,一天只能卖十多块钱,连本钱都不够 。慢慢的有所好转,卖了半个月之后,就差不多有两百多了 。”邱有林讲道,做锅盔生意也不是那么容易,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相当紧凑 。每天早上6点起床发面、调料;7点半出摊,一直做饼,差不多凌晨才能睡觉 。
邱有林介绍,锅盔生意越来越好,刚开始每天只挣几十元,半年后,每天平均能卖200个左右的锅盔,日利润最高时可达800元 。
曾一度饱受质疑 他却没觉丢人
按常理,大学生毕业后该是去一家公司面试上班,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邱有林来自农村,家人供他读书也十分不易,更是希望他毕业后能够出人头地,有所作为 。当邱有林将卖锅盔的想法告诉父亲时,父亲坚决不同意,理由很简单:一个大学生出去卖锅盔,大学岂不是白读了?
邱有林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他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开起了自己的锅盔摊 。刚毕业不久,学校里仍有不少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每每碰见时,他们或是投来异样的目光,或是质疑他为何不去找一份踏踏实实的工作 。遇到这样的情况,邱有林不但没有逃避、辩解,而是主动上前打招呼,主动介绍自己锅盔的特色以招揽生意 。“卖锅盔是靠自己的双手与汗水,从中得到收获,这哪是件丢人的事儿?”邱有林常常这样鼓励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