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式”固态锂电池三分钟充满电 商业化还需时日( 二 )


其中,固-固界面的问题分为物理层面和化学层面,在物理层面,粉体颗粒在电池充放电循环中会发生体积变大或变小,由于不含有液体,颗粒与颗粒之间、层与层之间容易产生缝隙,带来接触不良,影响离子和电子的传输,电池内阻就会增加,在充放电过程中就会发生极化问题,导致倍率性能下降 。在化学层面,如果硫化物电解质材料选型不好,硫化物电解质容易与正负极材料、导电剂、黏接剂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在电化学环境下,就会在界面上产生锂离子电导率比较低的反应产物,导致电池内阻增大,电池倍率性能降低 。
业内有一种说法是全固态电池的成本比当前的锂电池高4倍以上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认为,因为没有量产,所以没法去比较成本,但是现在这些半固态电池的成本都在1元/Wh以上,而液态锂电池电芯的成本大约现在0.7~0.8元/Wh(以三元为主) 。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可能在2030年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此前谈道,材料这种事,要厚积薄发,固态电池真正投入大规模商业应用大概的时间是在2025~2030年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