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有多远( 四 )


疼痛使儿子老实了几天 。我也因此大大地轻松了几天 。被垃圾烦恼那么长时间以后我才感觉没有垃圾袭扰的日子真是快乐无比 。
但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天,儿子又与垃圾们打得火热了 。我实在想象不出那些平平庸庸的垃圾究竟有什么魔力,竟然让他迷到如此程度 。
一个周末,我终于腾出点时间好好收拾收拾已经乱得不忍目睹的家 。正当我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儿子大呼小叫地从外面回来了 。“妈妈,快看我的盆景 。”
不用看我就可以肯定,这小东西又捡回了一堆垃圾 。“宝贝乖,到外面玩去,妈妈忙着呢!”我头也没抬,一叠声地想将儿子打发走 。
“妈妈,您就看一眼嘛!”儿子固执地央求着 。
为了早点打发走儿子,我不得不抬眼看他的“盆景”

12
带上宝宝逛超市
亲子浓情:雨中的小红伞




儿子将沾满泥土的小胖手伸了过来,我的心突然被震撼了 。天!我敢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微型“盆景”:儿子的小手里捧着半个核桃壳,里面填满了泥土,泥土里插着一朵金黄色的小野花,还有一两株嫩绿的小草、一两片细长的小树叶……那朵金黄的小花已经有些枯萎,那两株嫩绿的小草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所有组成盆景的材料都是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垃圾,没一样值得我恭维,但是经过儿子那双并不算灵巧的小手,这些我曾经深恶痛绝的垃圾组成了一幅异常美丽的图画 。
我不得不大大地赞美儿子绝妙的想象力 。那个美丽的盆景洗去了我心头萦绕已久的烦闷,也使我见识了垃圾们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方面 。我的内心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只要有效地加以利用,所有垃圾都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审美特性 。
炎热的夏日,知了们正在树梢疯狂地鼓噪 。我懒懒地依在床头,哪儿都不想去 。然而,儿子依然不依不饶地要到户外去捡拾垃圾 。在他的百般纠缠下,我只好无奈地放弃了舒适的床头 。我们提了一小桶水,在花园里浓密的树荫下选了块草地,和了些软硬适度的泥巴,摘了些植物果实,揪了些野花、野草,开始了组装垃圾艺术品的工作 。
我在旁边当艺术指导,偶尔也帮儿子搭把手 。儿子则耐心地用泥巴捏了个小人,用一种黑亮黑亮不知名的植物果实当小人的眼睛,用一瓣小野花当小人的小嘴,用小草给小人围上一圈裙子——就这样,“跳草裙舞的小人”便被组装成功了 。望着得意之作,儿子高兴得在一旁大喊大叫 。
在我容忍了儿子捡拾垃圾的行为之后,小家伙变本加厉地玩开了垃圾 。渐渐地,儿子创造的那些垃圾艺术品,什么坦克、飞机、大炮、导弹呀,什么恐龙、怪兽呀,什么乡村别墅、破败古堡呀……充斥了家里的每个角落 。
那些充满奇思异想的垃圾艺术品们好是好,但如此众多的垃圾艺术品堆放在家里总让我有些无法接受 。为了劝说儿子给他的垃圾艺术品们寻找新的乐园,我很是费了一番唇舌 。终于有一天,我成功地说服儿子顾全大局,将他那些千奇百怪的垃圾艺术品们小心地迁徙到了小花园的某个角落 。为了庆祝垃圾们的乔迁之喜,我特意邀请了儿子的几个好朋友在小花园一角为小家伙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艺术品展览会 。
在一片赞叹声中,小家伙畅快淋漓地品尝着独具风味的心灵鸡汤,完全陶醉在他那堆充满童真童趣的垃圾艺术品里 。
没有儿子那盆核桃壳做的盆景,或许我永远想象不出要让垃圾们在小家伙成长的历程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那些被我不齿的垃圾虽然经常将儿子的小手染得不忍目睹,但我也承认,在培养小家伙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它们确实功不可没 。我们习惯了循规蹈矩,因此也难以接受孩子们超出常规的行为 。事实上,让孩子玩得超出点常规又有什么不好呢?当然,让孩子用垃圾玩艺术是一柄双刃剑,为了孩子的健康,一是要选择相对比较干净一点的垃圾做材料,二是要养成孩子勤洗手的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