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却留守宝宝的黑白童年( 二 )


多角度关爱留守宝宝
由于留守宝宝从小就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 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宝宝在性格心态上发育更加欠缺指导;以后他们长大后,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 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 。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 。
目前,如何妥善解决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突出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澳贝早期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华南师范大学的袁爱玲教授指出必须从家庭、幼儿园、政府、社会四个层面解决问题 。
1.家庭层面
父母在外打工的,尽量把孩子带着,让他们在城里接受教育,这样也方便照顾孩子,给孩子家庭的温暖 。监护人要有爱心和耐心,要经常与幼儿交流、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想的更多的是父母的关爱,一声轻轻的问候 。
2.幼儿园层面
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行为及心理上的变化,并把当时孩子的情况和表现记录下来,主动和孩子交流,并把情况及时反映给幼儿的父母及监护人 。应经常举办各种活动,例如亲子节、角色扮演活动、主题活动等,鼓励幼儿积极参加,给他们表达自我的机会 。
3.政府层面
逐步实现以户籍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 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幼儿教育问题 。政府应抓紧“留守幼儿之家”的建设,为留守幼儿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实行寄宿制,选用专业水平较高 和有责任心的幼儿教师和保育员,加强对“留守幼儿之家”的管理 。抓紧学前教育立法进程建设,从法律上和制度上保证留守幼儿的权利和利益 。
4.社会层面
我们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留守幼儿的教育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多开展一些留守幼儿人文关怀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
袁教授认为只有这几方面多管齐下,才能从更广的角度去关爱留守宝宝 。同时,澳贝早期教育研究中心的另一个专家,北京大学的赵红梅博士认为从广细致的角度来说留守父母应在“三期”抓紧与留守孩子的沟通:
A、分别时期的沟通,切忌不能,在孩子全然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地溜走,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将来有很强烈的不安全感 。
B、团聚时期的沟通,孩子们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和父母的亲密,千万不能勉强孩子立刻跟我们友好,一定要用玩具吃的以及好玩的游戏,想方设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愿意放下戒备心理,主动接近我们 。
C、分开时期的沟通,无论你工作有多忙,对于小孩子,最好能够每一到两个月寄些好吃的或是好玩的玩具给孩子 。
【不要忘却留守宝宝的黑白童年】父母一定要多打听孩子成长的状况,多了解孩子的生活琐事,以备再次见面时,对孩子了如指掌,没有生疏感 。
“童心同享”澳贝公益活动爱心大使们走过广东、广西、四川、重庆、河南、河北等地,已经把爱的 种子洒向了更广阔的乡镇更多的孩子,爱心继续延续着,……希望“童心同享”的行动能唤醒大家对留守宝宝的关注,希望我们的关爱能让留守宝宝获得新的希望,希望我们的绵薄之力能为留守宝宝撑起一片蓝天 。留守宝宝是无辜的,不应成为父母打工的牺牲品,让我们共同携手,消除“留守”宝宝心灵上的荒漠,还他们一片 广阔绿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