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创业扶持政策解读 港澳创业扶持政策( 二 )


3.发放方式
区(新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复核通过后次月月底前按规定程序将相关补贴拨入初创企业银行基本存款账户, 区(新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也可委托街道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发放 。初创企业补贴为一次性发放补贴 。创业场租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从受理申请之日起计发,每3个月发放一次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以年度为单位发放 。
4.带动就业人数
首次申请创业带动就业补贴,以申请时实际吸纳本市户籍就业人员的人数核发补贴 。后续年度申请时,按其实际净增本市户籍就业人员的人数核发补贴 。最后一次申请时间不得超过初创企业登记注册之日起4年 。合伙创办企业的,吸纳本市户籍就业人员的人数不包括合伙人 。
二、创业场租补贴
1.补贴标准
自主创业人员在经市直部门及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认定或备案的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留学生创业园等(以下简称认定载体)内创办初创企业,按照第一年每月1200元、第二年每月1000元、第三年每月700元标准给予租金补贴 。实际租金低于补贴标准的,按实际租金补贴 。
自主创业人员在政府部门主办的创业孵化载体以及认定载体外租用经营场地创办初创企业的,按每月最高不超过500元(每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租金补贴; 实际租金低于补贴标准的,按实际租金补贴 。
2016年12月1日起,大学生群体,即本市普通高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毕业学年内和休学创业的在校学生,以及具有本市户籍毕业5年内的普通高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毕业生和毕业5年内的留学回国人员,其享受的创业场租补贴在原有标准基础上全面提高30% 。大学生群体在经市直部门及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认定或备案的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留学生创业园等(以下简称认定载体)内创办初创企业的,按照第一年每月1560元、第二年每月1300元、第三年每月910元的标准给予租金补贴;在上述认定载体以及市、区政府部门主办的创业孵化载体外租用经营场地创办初创企业的,按每月最高不超过650元(每年最高不超过7800元),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租金补贴;实际租金低于补贴标准的,按实际租金补贴 。
2.申请资料
自主创业人员可在初创企业实际缴纳场租满3个月后,向初创企业注册地街道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首次场租补贴申请,填写补贴申请表,提交以下资料:
1.本人身份证(验原件、留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证明书)
2.深圳市自主创业补贴申请表;
3.经房屋租赁部门登记或备案的租赁合同(验原件,留复印件);
4.缴纳租金的发票(需与租赁合同相关内容一致);
5.初创企业银行基本存款账户(单位盖章);
6.税务登记证(办理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的不需提供)及纳税证明 。
3.发放方式
区(新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复核通过后次月月底前按规定程序将相关补贴拨入初创企业银行基本存款账户, 区(新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也可委托街道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发放 。初创企业补贴为一次性发放补贴 。创业场租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从受理申请之日起计发,每3个月发放一次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以年度为单位发放 。
4.起止时间
社会保险补贴、创业场租补贴时段自首次申请之日的当月往前3个月起算,最长不超过36个月 。其中,场租补贴还需核定每年度补贴标准 。
三、社会保险补贴
1.补贴标准
自主创业人员在本市创办初创企业,进行商事登记(或其他法定注册登记)取得经营资质,并在该初创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我市当年度最低缴交社会保险费标准,对单位承担部分给予补贴 。若单位实际缴交部分低于最低缴交标准的据实给予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个人应缴部分仍由其本人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