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圣手是谁?王昌龄是怎么莫名其妙被杀的?( 三 )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作品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比比皆是 。如描写离别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描写少妇思夫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描写宫怨的:“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裴回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长信秋词》)等等 。
在这篇短文中,我尤其要推荐他的组诗七首《从军行》 。因为那首首都是经典杰作,都是支撑王昌龄诗歌大厦的柱石,都是他诗歌王冠上光芒四射的明珠 。下面选取四首略作解读 。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
一场大战刚刚结束,一个战士登上还在燃烧着烽火的百尺边关城楼,孤独地伫立在从青海湖吹来的寒冷秋风中 。更让他茫然若失的是,远方的营帐里又传来羌笛吹奏的伤感的离别歌曲《关山月》 。那如泣如诉的旋律,就像万里之外妻子的呼唤和叹息 。
——悲壮、感性,充满声色的表达,一幅千里之外边关战场的画面和温度扑面而来 。

七绝圣手是谁?王昌龄是怎么莫名其妙被杀的?

文章插图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不管换什么新曲,跳什么新舞,在寒凉的边塞之夜,它所表达的仍旧是哀愁的离别之情 。这种离别的愁苦是唱不尽演不完的,就像那一轮秋月下绵延不绝的万里长城 。
——歌舞演绎悲愁,孤月冷照长城,雄丽而悲凉,把无形的愁苦形象到了极致 。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青海湖上空翻卷的长云把连绵的雪山都压迫得阴暗了,边塞古城遥遥相望着千里之外的玉门雄关 。狂风中呼啸的黄沙已经穿透了将士们身经百战的铠甲,但他们百折不挠,发誓不攻破楼兰敌城就不收兵还家 。
——雪山,大湖,边城,雄关;千里黄沙,万声厮杀,二十八字挥就一幅千里沙场的辽阔画卷 。
七绝圣手是谁?王昌龄是怎么莫名其妙被杀的?

文章插图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
边塞狂风卷起的沙尘把太阳都遮蔽得昏暗了,部队在半卷的战旗指引下走出军营 。先头部队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现在已传来活捉敌军首领的消息 。
——风展红旗,前线夜战,援军驰援,活捉敌首,一场鏖战未见厮杀,却被写得如此痛快过瘾,非力透纸背的如椽巨笔不行 。
说到王昌龄的诗,是不可不说说他那被称作“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这首诗不难理解,我们只需知道第一句是修辞学上的“互文”,不是单指“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而是明月和边关同时并存的“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 。再一个的就是三四句的用典:“龙城”指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飞将”则指飞将军李广 。他俩都是汉朝名震边关,抗击匈的名将,“胡马”即指匈奴的兵马军队 。
七绝圣手是谁?王昌龄是怎么莫名其妙被杀的?

文章插图
眼下的明月边关,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是古朴,雄浑,苍凉,悲壮的明月雄关在沧桑的历史长河中的延续,也是一代代戍边官兵沙场征战命运的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