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整心态迎接考试 如何调整心态( 二 )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人群里,每日每时都和别人打交道,包括家人、同事、同学、朋友、合作伙伴等等 。“千人千思想,万人万模样” 。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而且有很多人在许多方面,还会有很大的差异 。那么,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融,要去改变别人难,改变自己相对容易 。必须在和别人的交往中,通过改变自己实现与大家的相融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自己去适应社会,不可能让社会去适应自己 。因为一个人是改变不了社会的,只能让社会来改变你 。假如你不改变自己,那么你就会四处碰壁 。识时务者为俊杰!
既然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适应社会 。那么,究竟如何去做才能改变自己呢?
要有平常的心态 。心态是一个人精神和心理状态的统称,它是一个人素质和修养的重要体现之一 。它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地位高低、钱财多少、生活贫富等等因素 。比如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农民一样可以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而生活在城市里的白领阶层一样有一个有病的心态 。如果自己没有一个正常的心态,就不会去正确的认识别人、认识周围的一切 。这样的人,会时常的对家人、周围的人发一些无明火 。总是认为别人做的不好,是别人对不起自己,很少检讨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在外表现的有正常的心态,而回到家里却表现出了异常的心态 。不管自己对不对,总是要让家人来适应自己,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办 。还有的人则相反,在家里正常,家外则异常 。试想这样的人如何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的去改变自己?一个人要学会改变自己,心态非常重要 。要先学会检讨自己、平静自己、调整自己,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家外,对家人还是对外人,都要始终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 。
要有宽大的胸怀 。有了一个平常的心态,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一个宽大的胸怀 。宰相肚里能撑船,还有大肚佛的“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等等,都是人们对人的胸怀的向往 。尽管常人做不到,但应是所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如果没有宽大的胸怀,为适应别人而改变自己,那岂不是一句空话?要具有一个宽大的胸怀,首先要会“容人” 。即: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过 。也就是不论是别人比自己强的长处,还是不如自己的短处,甚至于别人所犯的过错,都能够容得下 。要学会“学别人身上的亮点、长处,要虚心学习 。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要学会“做人” 。只有“容人”、“学人”都做到了,那么才会真正达到了做人的标准,才是一个真“人” 。
要有脚踏实地的劲头 。有了平常的心态和宽大的胸怀,没行动也不行 。光想不干、光说不做,是不能去改变自己的 。要想了就干,说了就做 。要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从现在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时时处处都要提醒自己,不能什么都随自己的意,任自己的性 。要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常思自己不适应的地方 。看准了就去改、就去做 。脚踏实地,扎扎实实 。比如在家里,要先去适应妻子或丈夫的脾气、性格特点,首先要因他(她)而改变你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中让他(她)体验到你的改变,从而因你的改变实现家庭的和谐 。比如在单位与同事相处,以前相互不适应而有了隔阂,发生了争吵,甚至相互诋毁 。那么首先要检讨自己的过错,先改变自己以前的做法,主动去接触对方,求得和解,以实现在单位里的和谐 。要学会改变自己,就要有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劲头,从一言一行做起,从与身边的人接触中做起,从小事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去改变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