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60个国家的珍稀动物 加拿大国宝级动物是什么( 五 )


28、格林纳达国宝:格林棕翅鸠
格林纳达棕翅鸠 。该物种仅生活在一个非常小而分散的区域,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以及飓风,火灾,人类住宅的间接入侵,该物种被认为是极度濒危物种 。主要以种子为食,通常在地面上觅食,消耗木瓜果实,这个物种与众不同处,在于花费大量的时间行走在地面上,在它的进化过程中是因为没有地面捕食者的威胁发展而来 。
领地意识很强,对进入自己势力范围的同类,会竭力驱赶 。仅分布于小安的列斯群岛,是格林纳达的国鸟 。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2年鸟类红色名录--极危(CR) 。
29、多米尼克国宝:红颈亚马逊鹦鹉
红颈亚马逊鹦鹉是典型的攀禽,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 。羽色鲜艳,外表帅气 。羽毛大部分是绿色 。眼睛虹膜桔色 。颈部有着红色的羽毛 。栖息于森林、棕榈树林、开阔的平原以及林地、农耕区等 。通常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主要的食物为水果、浆果、种子、坚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 。分布于多米尼克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8年濒危物种--易危(VU) 。
30、巴哈马国宝:大红鹳
大红鹳,又名大火烈鸟 。体长130厘米,体大而甚高,是一种体羽偏粉色的水鸟 。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宽阔浅水域 。大红鹳也有迁徙行为,特别是生活在中美洲一带的种群 。繁殖是集团式的,成百上千只在一起组成一个求偶群,但婚配却主要是\"一夫一妻\"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
31、尼加拉瓜国宝:绿眉翠
绿眉翠鴗哥斯达黎加亚种是中型攀禽 。分布于尼加拉瓜的西南部和哥斯达黎加西北太平洋低地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
32、洪都拉斯国宝:黄颈亚马逊鹦鹉
黄颈亚马逊鹦鹉是典型的攀禽,是很著名的学话高手 。黄颈亚马逊鹦鹉栖息于森林、棕榈树林、开阔的平原以及林地、农耕区等 。通常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主要的食物为水果、浆果、种子、坚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 。分布于中美洲 。会定时前往河岸附近蕴含丰富矿物泥土的地区进食泥土 。这是因为它们的食物有很多是未成熟的种子或水果,其中含有毒素,进食泥土不但可以补充矿物质,更可以帮助消化并且排出这些身体中的毒素 。
33、博茨瓦纳国宝:燕尾佛法僧
燕尾佛法僧分布于扎伊尔、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赞比亚、埃塞俄比亚、苏丹、乌干达、索马里、安哥拉、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南非等地 。它是羽色鲜艳的中型攀禽,食昆虫,爬虫,小哺乳动物和小鸟 。栖息于森林、灌丛等地带 。佛陀广布于旧大陆的温热带地区,但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丰富 。有2亚科5属16种,我国有2属3种 。
34、新加坡国宝:黄腰太阳鸟
黄腰太阳鸟,共有16个亚种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等开阔地带的次生林、竹林和常绿阔叶林中,夏季最高可到达海拔1800米的常绿阔叶林 。主要以昆虫和花蜜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 。是新加坡的国鸟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
35、百慕大群岛国宝:白尾鹲(音蒙)
白尾鹲,为鹲科鹲属的鸟类,俗名白尾热带鸟、长尾热带鸟 。分布于遍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等地,一般生活于海洋性岛屿峭壁上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洋毛里求斯 。百慕大群岛的国鸟 。无危(IUCN 3.1) 。白尾鸏是一种游荡性的海洋海鸟,可以长时间的在空中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