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软件系统结构 如何设计软件( 四 )


需求分析,除了以上工作,笔者以为作为项目设计者应当完整的做出项目的性能需求说明 书,因为往往性能需求只有懂技术的人才可能理解,这就需要技术专家和需求方(客户或公司市场部门)能够有真正的沟通和了解 。
第三个步骤是概要设计,将系统功能模块初步划分,并给出合理的研发流程和资源要求 。
作为快速原型设计方法,完成概要设计就可以进入编码阶段了,通常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涉及的研发任务属于新领域,技术主管人员一上来无法给出明确的详细设计说明书,但是 并不是说详细设计说明书不重要,事实上快速原型法在完成原型代码后,根据评测结果和 经验教训的总结,还要重新进行详细设计的步骤 。
第四个步骤是详细设计,这是考验技术专家设计思维的重要关卡,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当把 具体的模块以最’干净’的方式(黑箱结构)提供给编码者,使得系统整体模块化达到最 大;一份好的详细设计说明书,可以使编码的复杂性减低到最低,实际上,严格的讲详细 设计说明书应当把每个函数的每个参数的定义都精精细细的提供出来,从需求分析到概要 设计到完成详细设计说明书,一个软件项目就应当说完成了一半了 。换言之,一个大型软 件系统在完成了一半的时候,其实还没有开始一行代码工作 。
那些把作软件的程序员简单理解为写代码的,就从根子上犯了错误了 。
第五个步骤是编码,在规范化的研发流程中,编码工作在整个项目流程里最多不会超过1/ 2,通常在1/3的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设计过程完成的好,编码效率就会极大提 高,编码时不同模块之间的进度协调和协作是最需要小心的,也许一个小模块的问题就可能影响了整体进度,让很多程序员因此被迫停下工作等待,这种问题在很多研发过程中都 出现过 。
编码时的相互沟通和应急的解决手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对于程序员而言,bug永 远存在,你必须永远面对这个问题,大名鼎鼎的微软,可曾有连续三个月不发补丁的时候 吗?从来没有!
第六个步骤是测试
测试有很多种:
按照测试执行方,可以分为内部测试和外部测试
按照测试范围,可以分为模块测试和整体联调
按照测试条件,可以分为正常操作情况测试和异常情况测试
按照测试的输入范围,可以分为全覆盖测试和抽样测试
以上都很好理解,不再解释 。
总之,测试同样是项目研发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步骤,对于一个大型软件,3个月到1年的外部测试都是正常的,因为永远都会又不可预料的问题存在 。
完成测试后,完成验收并完成最后的一些帮助文档,整体项目才算告一段落,当然日后少不了升级,修补等等工作,只要不是想通过一锤子买卖骗钱,就要不停的跟踪软件的运营 状况并持续修补升级,直到这个软件被彻底淘汰为止 。
什么是软件开发的核心问题
按照软件工程鼻祖,《人月神话》作者 Brooks 在“没有银弹——软件工程中的根本和次要问题”一章中阐述的思想,软件开发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从概念上对一个复杂的业务系统进行建模 。这个建模是含义广泛的,不仅仅包括对象建模,还包括数据建模、算法建模等等一系列的内容 。总而言之是要先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突破口(先要搞明白需要做什么,然后再考虑如何做) 。至于采用什么表示方法(简单文本、UML 图、E-R 图)、采用什么高级语言、是否一定要用面向对象、使用什么开发工具都是次要的问题 。
软件开发方法
软件开发方法(Software Development Method)是指软件开发过程所遵循的办法和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