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为什么是公主 公主为什么叫公主( 二 )


公主为什么是公主 公主为什么叫公主

文章插图
“公主”称呼的由来是什么?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 。
起源,《公羊传》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 。”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 。而在王即周天子以下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时,不亲自主持婚礼,让同为姬姓公爵级别的诸侯主婚,这便是“公主”的由来 。并且因为周王室姓姬,所以周天子的女儿也称“王姬”,《诗经·召南·何彼襛矣》就写到:“何彼襛矣,美王姬也 。”此后“王姬”也成为帝王的女儿的代称 。诸侯之女也称为公主,《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
西汉时期皇帝之女称公主,级别为县公主,诸王之女称为翁主 。
东汉时期皇女及诸王女都称公主,皇女一般为县公主等级,也有郡公主,如长乐郡公主刘曼,王女为乡公主、亭公主等级,也有王女破格封为县公主者,东平宪王刘苍女、琅邪孝王刘京女 。曹魏沿用东汉制度 。
两晋时期,皇女多为郡公主,简称为郡主 。
南北朝时期,皇女多为郡公主,王女有郡、县、乡三等 。
隋朝,皇女为郡公主、王女为县公主 。
唐朝以后开始,公主只是帝女或者和亲公主称谓,郡主为太子之女,县主为亲王之女 。
宋朝,帝女为公主,皇太子亲王女为郡主,郡王女为县主,宋徽宗时期改公主为帝姬,南宋改回公主 。
公主下嫁称适,迎娶公主则称尚 。
日本皇女封为内亲王、女王,欧洲君主的女儿、姊妹、姑姑(若母亲为女王或女皇则包括姨母),以及其他直系王室成员之女 。
"公主"一词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叫"公主"?“公主”这个名词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有的 。周朝的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而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 。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一般称“公”,“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为是诸侯主婚,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当时诸侯的女儿也被成为“公主”,也称“君主”,《史记·吴起列传》说:“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古书尚也常常将公主简称为“主” 。
从汉朝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 。颜师古在《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 。亦曰王主,言王为其主也 。”这样,翁主就比公主低了一个等级 。也是从汉代开始,皇帝的姊姊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为大长公主,加上“大”“长”的字样是表示尊崇 。东汉时的公主一般是“县公主”,如光武帝的女儿为舞阳公主、涅阳公主等等,舞阳和涅阳都是县名;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因为公主封号之前是郡名,如晋武帝的女儿为平阳公主 。这样的“县公主”和“郡公主”也可以简称为“县主”和“郡主”,所以两汉倒晋的县主和郡主都是皇帝的女儿 。汉代的王的女儿被称为“任”(这是什么怪名字阿!),如《汉书·王莽传》说:“其女皆为任 。”古书的研究者认为“任”其实是当时女子爵位的称呼 。
到了隋唐时期,太子和诸王的女儿也封郡、县,但不能称为公主,太子的女儿为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明清两代亲王的女儿为郡主,郡王的女儿为县主 。唐高宗是专门下诏书规定,皇帝的女儿出嫁教“出降”或“下降”,而诸王之女出嫁只能叫“适”,娶公主称“尚主”,娶诸王之女只能叫“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