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发表论文还要自己付钱 为什么要发表论文( 二 )


本周二晚上 , 在学校研究生会主办的WeSalon微沙龙活动上 , 黄嘉兴翻出自己在不同阶段的“第一篇”论文 , 首次吐露每篇“第一次”发表前后的真实故事 , 并以此引出——如今作为一名资深教授 , 他对“发表论文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
这是一场故事与观点齐飞、风趣与睿智兼备的分享 , 所以我们第一时间整理出这篇干货版回顾 。黄老师提醒 , 这仅是他一家之言 , 但如果这样的分享与传播能够启发大家思考这个问题 , 也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 。
准备好了吗?黄老师开讲了 。
01
本科阶段发论文
接受一次科研训练
我本科是在中科大念的化学物理 , 当年中科大的本科读五年 , 一般第五年进实验室 。1999年我上大四 , 当时成绩一般 , 为了获取研究经验 , 就提前进了实验室 , 充当了相当于科研助理的角色 。那时候我想 , 我的学习一般 , 说明我没有把国家和社会对我的“输入”吸收好 , 但这也许并不代表我的“输出”就不行了 。
一开始我真的想 , 能够起点小作用、打打下手 , 甚至能帮人洗个烧杯就很开心了 。后来带我的博士生也许是看我还算勤快 , 把我“拉”进了他的一个工作 。文章写完后 , 我就抱着使劲读 , 偶尔能帮忙改动一二就好开心 , 觉得我又起到了一点作用 。最终他和我的导师愿意把我的名字包含在作者里面 , 我觉得很荣幸 。
人生第一次 , 我名字的拼音变成铅字 , 出现在国际期刊上 , 对当时的我来说已经是开心得不得了的事情 , 对我个人成长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
大致半年以后 , 我的导师谢毅教授说你不要满足于跟在博士生后面当小跟班了 , 自己折腾折腾 , 还给了我一沓使用科研仪器设备的机时票(我们称之为“白条”) 。当时我作为一个小小的本科生 , 就拥有了自己的“白条” , 这代表着导师无与伦比的信任 , 让我激动不已 。
最终 , 我有幸做出了自己的一些发现 , 也有机会开始写自己第一作者的论文 。我把这篇文章当作自己的baby一样 , 茶饭不思地在实验室里关了一个月 , 完成了人生中第一篇第一作者的文章——第一次自己发现一个东西、解释一个东西 , 再把它写出来、投出去 。
那个年代文章是邮寄的 , 审稿人意见用传真传回来 , 每次传达室电话一来说有传真 , 我都好开心 , 赶紧骑着自行车过去 , 看看是谁的文章 。惊喜的是 , 审稿人竟然说这篇文章写得挺好的(it's well written)——迄今为止我都不知道这位审稿人是谁 , 但是我会一直记得他/她的那次鼓励 。
那么回头看 , 这些文章的意义在哪里?它们没有带来重大的技术革新 , 也没有带来理论突破 , 肯定没有改变世界 , 但它们的确在科学文献中记录了一个个新合成方法 , 为后人提供了参考 。对我个人来讲 , 这些经历给了我人生中一个巨大的正面激励 , 为我今后的科研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历练 。那些论文 , 按今天流行的观点看 , 多属于“低影响 , 或低影响因子论文” , 但是那些论文却让好多人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了人生第一次虽不完美 , 但却相对完整的科研训练 , 为后来国内科学研究的迅速上升提供了人才储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