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查房和护理查房的区别 糖尿病护理业务查房ppt( 五 )


144、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145、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
146、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147、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
148、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
149、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150、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坚持吃药,血糖也相对稳定,但还是逃不脱并发症的发生呢?根据权威的统计,目前全世界的糖尿病的确诊人数已经达到了4亿,那些处于糖尿病前期或者未确诊的还有很多 。按照这个数量来算,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糖尿病患者,貌似大家对于糖尿病也比较熟悉了,但是真正了解糖尿病的人是真的少 。
糖尿病单纯从这个名词可以看出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疾病,其本质是胰岛素缺乏或者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 。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能根治糖尿病,所以不得不通过控制饮食+药物以及运动来控制血糖 。但是现实中虽然有朋友血糖控制的都还好,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并发症呢?今天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
1.糖尿病制定的控制目标存在缺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一个问题,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mmol/L或者随机血糖≥11.1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临床上诊断糖尿病也是根据这个标准 。
既然诊断糖尿病都按照这个标准,那这个标准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临床上的大多数数据都是根据统计学来制定的,研究人员会把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得出大多数人的血糖范围,根据这个制定诊断标准 。
但是既然是统计,肯定不能完全代表每个人的正常的血糖水平 。举个例子吧,现实中会存在一些人虽然空腹血糖>7mmol/L,但是对于这个人来说可能是正常的,而有些人的空腹血糖<7mmol/L,但是对于这个人来说血糖可能是偏高的 。
很多人说血糖控制的比较好,而且也达到了血糖的控制目标,这个根据的肯定也是统计学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就适合每一个人 。有些人看似血糖控制达标了,但是对于这个人来说血糖还是偏高,长期的这种情况,肯定会容易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 。
2.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或者自身体质不好:虽然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还可以,但是现实中存在不少人对健康不重视,也不体检 。要知道糖尿病在早期是可以表现为无明显症状的,而且很多糖尿病患者即便被查出了血糖偏高,因为对于糖尿病的了解不多,所以大多也不会采取一些控制方案 。
在临床上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是以并发症来入院的,之前我在内分泌科的时候,有个老爷子知道自己血糖偏高,平时也是没有服药控制 。就这样不知不觉已经10年左右了,突然发生了脑梗死 。
这类患者在诊断为糖尿病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后面控制的再好只能说是延缓并发症的出现,但是并不能完全阻挡 。我有个亲戚得糖尿病已经20多年了,人家严格控制饮食、按时服药、坚持运动,一直没有出现并发症,而且身体也硬朗 。
医学上有一些糖尿病患者自身的体质不好,对于糖尿病的承受力不行,同样的血糖水平,大多数要过很多年才会出现并发症,而这类人可能血糖控制的还不错,但是却会出现并发症 。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智慧医疗时代,如何优化糖尿病综合管理?· 根据国人体质,研发智能数据引擎驱动的糖尿病非药物降糖系统,为医生、护士、健康机构等主题提供智能化糖尿病患者管理平台 。该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思维、依据DEME/S理论及权威国内外糖尿病指南的糖尿病管理应用,充分运用了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结合APP、线下糖尿病管理中心等方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全程化的糖尿病管理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