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知识:什么是摩尔定律?

何为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指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名誉董事长戈登·摩尔(Gordon Moore)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得之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管理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摩尔定律概述
摩尔定律是指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名誉董事长戈登·摩尔(Gordon Moore)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得之 。
计算机第一定律——摩尔定律Moore定律1965年,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准备一个关于计算机存储器发展趋势的报告 。他整理了一份观察资料 。在他开始绘制数据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趋势 。每个新芯片大体上包含其前任两倍的容量,每个芯片的产生都是在前一个芯片产生后的18-24个月内 。如果这个趋势继续的话,计算能力相对于时间周期将呈指数式的上升 。Moore的观察资料,就是现在所谓的Moore定律,所阐述的趋势一直延续至今,且仍不同寻常地准确 。人们还发现这不光适用于对存储器芯片的描述,也精确地说明了处理机能力和磁盘驱动器存储容量的发展 。该定律成为许多工业对于性能预测的基础 。在26年的时间里,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增加了3200多倍,从1971年推出的第一款4004的2300个增加到奔腾II处理器的750万个 。
由于高纯硅的独特性,集成度越高,晶体管的价格越便宜,这样也就引出了摩尔定律的经济学效益,在20世纪60年代初,一个晶体管要10美元左右,但随着晶体管越来越小,直小到一根头发丝上可以放1000个晶体管时,每个晶体管的价格只有千分之一美分 。据有关统计,按运算10万次乘法的价格算,IBM704电脑为1美元,IBM709降到20美分,而60年代中期IBM耗资50亿研制的IBM360系统电脑已变为3.5美分 。
后来人们对它进行归纳,主要有以下三种"版本":
1、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 。
2、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倍 。
3、用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 。
以上几种说法中,以第一种说法最为普遍,第二、三两种说法涉及到价格因素,其实质是一样的 。三种说法虽然各有千秋,但在一点上什同的,即"翻番"的周期都是18个月,至于"翻一番"(或两番)的是"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是整个"计算机的性能",还是"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性能"就见仁见智了 。
摩尔定律历程
摩尔定律产生
"摩尔定律"的"始作俑者"是戈顿·摩尔,大名鼎鼎的芯片制造厂商Intel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末至用年代初半导体制造工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摩尔定律"的出台 。
【管理知识:什么是摩尔定律?】早在1959年,美国著名半导体厂商仙童公司首先推出了平面型晶体管,紧接着于1961年又推出了平面型集成电路 。这种平面型制造工艺是在研磨得很平的硅片上,采用一种所谓"光刻"技术来形成半导体电路的元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和电容等 。只要"光刻"的精度不断提高,元器件的密度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平面工艺被认为是"整个半导体工业键",也是摩尔定律问世的技术基础 。
1965年4月19日,时任仙童半导体公司研究开发实验室主任的摩尔应邀为《电子学》杂志35周年专刊写了一篇观察评论报告,题目是:"让集成电路填满更多的元件" 。摩尔应这家杂志的要求对未来十年间半导体元件工业的发展趋势作出预言 。据他推算,到1975年,在面积仅为四分之一平方英寸的单块硅芯片上,将有可能密集65000个元件 。他是根据器件的复杂性(电路密度提高而价格降低)和时间之间的线性关系作出这一推断的,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最低元件价格下的理杂性每年大约增加一倍 。可以确信,短期内这一增长率会继续保持 。即便不是有所加快的话 。而在更长时期内的增长率应是略有波动,尽管役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这一增长率至少在未来十年内几乎维持为一个常数 。"这就是后来被人称为"摩尔定律"的最初原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