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梅艳芳》有种种遗憾 但重临香江机缘正好( 二 )


个人故事中的集体回忆
如果将人物角色当作观照时代的手段 , 很少人会比梅艳芳更适合观照香港 。 她生于此地 , 出身底层 , 凭借自身天赋与不懈努力 , 终成亚洲巨星 。 4岁登台卖唱 , 舞台生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 , 跨越千禧年 , 演艺事业与香港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 梅艳芳巅峰期的20年正是香港娱乐业辐射全亚洲的光辉时刻 , 而她本人就是镁光灯下的焦点之一 。 可以说 , 梅艳芳的一生就是香港故事的典型写照 , 乃至是弹丸之地发展为国际都会的寓言缩影 。
也因此 , 《梅艳芳》在香港的观影热潮 , 与市民的集体回忆密切相关 。 集体回忆指一种共同经历的回忆 , 由众多个人心理凝聚为社会心理 。 它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香港流行 , 常与历史建筑保育工作一同讨论 。 作为集体回忆的重要载体 , 历史建筑可以反映特定时期的城市面貌 , 民众对建筑保育越发重视 , 个别地标也因此从拆迁规划中被成功抢救下来 , 然而香港沧海桑田 , 许多场景终究无处可寻 。
如今机会随电影而来 , 《梅艳芳》所呈现的旧时风貌激活了香港观众的集体回忆 , 人们在荔园、利舞台等一个个消失的地标中重温往日、回顾来路 。 街景、车辆、衣着、招牌 , 主创团队尽最大可能还原历史面貌 , 使时代环境真实可感 。 当然 , 这背后是特效技术的精益求精以及大量真金白银的投入 。 导演梁乐民坦言 , 自己曾经因为花费巨大而一度想要放弃 。 所幸主创团队坚持了下来 , 使一代天后梅艳芳亲眼见证、亲身参与的数十载香江岁月得以复现于当世 。 一座座历史建筑形塑了香港市民的集体回忆 , 而他们脑海中的记忆残片最终又在观影时被召唤、被印证 , 甚至被覆盖重写 。
从个人故事中感受时代背景 , 时代背景又在某种程度上反客为主 , 成为吸引观众入场的理由 。 《梅艳芳》聚焦的绝不仅仅是传主个人的悲欢荣辱 , 而是借梅艳芳之眼打量着时代变化 , 看到历史进程的起承转合 , 这也是它与《波西米亚狂想曲》等好莱坞音乐传记片的差异 , 恐怕正因此 , 知名艺人黄子华评价该片是唯一一部香港史诗式电影 。 而随着梅艳芳的离去 , 香港娱乐业最辉煌的时代也宣告结束 。
传奇的刻意选取与回避
梅艳芳的一生看似顺风顺水 , 其实甘苦备尝 , 虽然人生旅程只有短短四十载 , 却足够写成一部长篇 , 电影呈现自然要有颇多取舍 。 《梅艳芳》从告别演唱会最后一曲上台前开始 , 回顾梅艳芳童年歌女经历 , 随后跳跃到新秀歌唱大赛 , 之后搬演闯荡歌坛影坛的大小事件和背后恋情 , 最后详述2003年的风风雨雨 , 归结在《夕阳之歌》的绝唱中 , 看似首尾呼应、面面俱到 。
但这种编年体叙事的背后 , 其实有许多减省和遗漏 。 诚然 , 由于梅艳芳交游广阔 , 人生故事难免牵涉大小人物 , 又因为当事人都还健在等原因 , 影片在取舍时会有所顾忌、颇费斟酌 。 这也正是拍摄《梅艳芳》的一大难点 。 影片着力塑造出一个接近完美、勇敢坚强的梅艳芳 , 却有意无意忽视了对其悲剧命运与义气性格的刻画 。 这使得梅艳芳的故事缺少了重要的维度 , 导致人物没有充分立住 。 刘德华曾经评价梅艳芳宁可天下人负她 , 而她决不会负天下人 , 这种性格造就了她的悲剧底色 , 也是梅姐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
与许多家境优渥的前辈艺人不同 , 梅艳芳成长于贫困的单亲家庭 , 在学校饱受歧视 , 小小年纪就辍学回家 。 这些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在电影中付之阙如 , 而缺少这一内容 , 梅艳芳作为香港打拼故事的典型性就大打折扣 。 成名之后 , 家人对她无休止的索取 , 从生前延续到身后 , 影片对此亦未提及 。 对待爱情 , 她付出所有 , 最后总是被情所伤 , 《梅艳芳》着重刻画那段与近藤真彦的初恋故事 , 却将分手原因刻意美化 , 回避梅艳芳发现近藤已有女友的事实 , 减弱了情感伤害的力度 。 梅艳芳对朋友最讲义气 , 不管大事小情 , 都慷慨解囊 , 毫不犹豫;对慈善事业亲力亲为 , 收获各界一片掌声 。 可惜的是 , 前者并未在影片中体现 , 后者则简化为送饭场景及新闻剪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