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微循环中药排名相关了解点第11点 改善微循环中药排名( 二 )


柴胡舒肝丸组方为柴胡、青皮(炒)、陈皮、防风、香附(醋制)、枳壳(炒)、木香、乌药、半夏(姜我)、茯苓、桔梗、厚朴(姜炙)、紫苏梗、豆蔻、甘草、山楂(炒)、槟榔(炒)、六神曲(炒)、大黄(酒炒)、白芍(酒炒)、当归、三棱(醋炙)莪术(制)、黄芩、薄荷 。
方中柴胡、青皮、陈皮、防风、香附、枳壳、木香、乌药合用,以疏肝理气、消胀止痛 。半夏、茯苓、桔梗、厚朴、紫苏梗、豆蔻、甘草合用,以健脾调中、行气消胀 。山楂、槟榔、六神曲、大黄合用,以消食导滞、化积消胀 。白芍、当归养血和血,以柔肝体 。
三棱、莪术行气化瘀,消食化滞 。黄芩、薄荷以清解郁热 。气郁日久则化热,故以黄芩苦寒清热、薄荷辛凉解郁以解之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消胀止痛之功 。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柴胡疏肝丸具有增加脑部和肝脏血流量、改善脑部供血量、提高心脏搏出量、增强心肌收缩力等作用 。
柴胡舒肝丸可用于多因肝郁气滞,伤及脾胃,升降失常,痞塞于中所致的痞满,症见胸胁痞闷,满而不痛,善太息,嗳气,苔薄白,脉弦缓,慢性肝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可用于多因肝气犯胃,脾失健运所致的吞酸,症见呕吐酸水,倒饱嘈杂,食滞不消,饮食减少,每因情绪因素而加剧,苔微腻,脉沉弦缓,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还可用于多因肝郁气滞,阻于胁络所致胁痛,症见胁肋胀满,疼痛每因情志而增减,胸闷气短,善太息,嗳气频作,苔薄白,脉沉弦,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 。
血府逐瘀丸与柴胡疏肝丸,两药相比,在中医方面,血府逐瘀丸属于行气活血类中成药,柴胡疏肝丸属于理气舒肝类中成药;在药理作用方面,血府逐瘀丸主要作用于心脑血管,具有一定保肝作用,柴胡疏肝丸主要作用于肝脏血管,具有一定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在临床应用方面,血府逐瘀丸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悸、头痛的辅助治疗,柴胡疏肝丸主要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辅助治疗 。
你见过哪些改善人体微循环的方法?丹参与那些药物一起服用能活血化瘀?
丹参
丹参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具有疏通血脉、消散淤血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有扩张冠脉和外周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
1、丹参--红花
丹参和红花均为活血化瘀常用药,是中药活血化瘀方中最常见的配伍组合 。研究表明,丹参中的丹酚酸 B 和红花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 A 配伍后对心肌梗死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它可以通过抑制心肌酶活性和升高 6-酮-前列腺素 F1α 的水平增强其作用,从而可防止血栓形成 。
2、丹参--丹皮
丹皮善于凉血消瘀,丹参善于活血化瘀,二药合用,凉血活血,祛瘀生新,是清热活血的经典药对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两药合用后能促进丹皮酚的分布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证明中药药对能够显著影响彼此有效成分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
3、丹参--三七
丹参和三七两药功效相近,主要用于活血化瘀、疮痈瘀肿,配伍后功效倍增 。
丹参三七药对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另有研究表明丹参三七药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主要通过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来增加内源性抗氧化物质,从而达到心肌保护的效果 。
4、丹参--葛根
丹参与葛根配伍的作用主要在于活血化瘀 。丹参具有祛瘀生新的作用,葛根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二药合用,生津通脉效果增强,疏通血脉,能够达到气血并调的目的 。丹参与葛根虽然都可活血化瘀,但各有侧重,丹参主要用于血管中瘀血可见者,而葛根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疏通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