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一会儿才抱、买玩具闹了才给买:延迟满足的骗局你入坑了吗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怎么可以 , 这是赤裸裸的溺爱 , 作为新时代的父母不可能对孩子进行这样的教育 , 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等待 , 学会自控力……
这是很多年轻父母正在奉行的“延迟满足”理论 ,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父母 ,
那么请自我校对
, 看看是否对这一育儿方法理解出现偏差 , 正在用它伤害自家宝贝 。
延迟满足的毒鸡汤大行其道 , 正在毁掉孩子
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 , 一位宝妈和女儿之间便产生了一场“较量” 。 小女孩无论做游戏还是吃零食都要表现得非常积极 , 而宝妈却每件事都在与女儿讲条件 。
见自己所有要求妈妈统统驳回 , 小女孩生气了 ,
躺在地上打滚半小时
, 宝妈一开始只是在旁边静静看着 , 随后只能将孩子抱离活动现场 。
文章图片
事后闲聊才得知 , 这位宝妈就是“延迟满足”教育理论的忠实粉丝 。
我们也曾不止一次地在马路上、超市里看到孩子哭闹打滚 ,
哭一会儿才抱、买玩具闹了才给买这样的现象 , 生活中比比皆是 。
文章图片
这些父母中大多数也都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延迟满足”的教育理论 , 但可惜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对理论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 反而阻碍孩子性格和能力的培养 。
“延迟满足”的棉花糖实验
曾有科学家对几名孩子进行实验 , 为每名孩子准备一颗棉花糖 , 规定时间内让她们眼看着棉花糖等待 , 并明确告知孩子:只要坚持住不吃 , 最后就可以多得到一个棉花糖;如果先吃了或者等不到最后 , 就没有多余奖励 。
文章图片
经过多年跟踪研究 , 科学家发现 , 最后没有提前吃掉棉花糖的孩子 , 与没能忍住的孩子相比更聪明也更有自控能力 。
家长们基本都是从这个实验开始信奉“延迟满足”理论的 , 但实验结果根本没有这么简单 。
这次实验的前提是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先吃还是留到最后
, 而不是家长来帮孩子做决定 , 然而现实中大部分家长是在“强迫”孩子延迟 。
多年后又有科学家对这次实验进行了改进 , 将孩子们学习成绩好坏、家境好坏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 选择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几名孩子 。
实验结果更有趣 , 家境良好的更能忍得住 , 延迟满足的实验效果更明显 。
这说明孩子的平时得到满足更多 , 关键时候便可以对诱惑更有抵抗力
, 平时总是被“延迟满足”的孩子会如何选择就不言而喻了 , 报复性满足才是正常的结果 。
文章图片
延迟满足的骗局你入坑了吗?当然延迟满足实验对我们的教育来说还是有价值的 , 那具体要如何使用呢?
用对“延迟满足” , 应该弄清楚这些事情:
首先 , 孩子在1到3岁之间的时候并不适用这一教育方法 。
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
父母对自己的充分回应
【哭一会儿才抱、买玩具闹了才给买:延迟满足的骗局你入坑了吗】, 只有得到所有愿望的大满足 , 孩子才会建立起完善的自信心、信任感和安全感 , 这些将为他们日后实践延迟满足理论大有帮助 。
不用担心宠坏孩子 , 3岁以前的孩子心思还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
其次 , 延迟满足的控制者不是家长而是孩子 。
- 宝爸|追剧宝妈给孩子取名“凤九”,宝爸一听哭笑不得:看看我姓啥?
- 爸爸|“佛系奶爸”走红网络,用“臭袜子”给孩子喂奶,宝妈哭笑不得
- 乳头|宝宝哭闹不止,妈妈掀开衣服后瞬间爆炸:原来是奶奶做了“手脚”
- 肌腱|妈妈深夜急哭!这个血的教训太惨痛,家长们千万要看住孩子
- 给孩子“剪蛹”的父母不是爱是害,破茧成蝶才是最好的成长
- 生活|80后独生子女心声,“四个父母”不是难题“两个孩子”才最发愁!
- 奥数|8岁智商高达146!“天才儿童”从小就有以下特征,你家娃满足几个
- 轻轻拍打屁股其实不算很疼,为什么小孩子哭那么厉害?
- 【以“苗”护“苗”】儿童接种新冠疫苗 怎样才安全?
- 教学|上了小学才明白,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差距很大,小学老师很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