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同心幼儿园内正在开展“暖家课程” 。 图片由庆元县教育局提供
这些课程 , 成为了很多乡村孩子生命中的一束光 。 安南园园长叶桂花观察到 , 有一些孩子刚入园时 , 还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 , 性格也比较孤僻 , 上课、吃饭都独自一人 。 在开展一些绘画课程时 , 她尤其鼓励孩子们相互交流、相互合作 。 竹口园内 , 摆放着多样的、由铅笔做成的手工艺品 , 都是由孩子和父母合作完成 。 “希望孩子们能在动手过程中 , 理解父母在铅笔厂打工的不易 , 也能发现家乡的美好之处 。 ”该园老师鲍慧君说 。
在叶其森看来 , 园本课程会让孩子们更加自信 , 因为多样的课程 , 提供了培养、展示能力的平台 。 当乡村幼儿园打出了自己的“招牌” , 既能增加家长和老师的认同感 , 也增强了自我提升的动力 , 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来说尤为重要 。 毕竟 , 没有最好的 , 只有最合适的 。
一些年轻的幼儿园内 , 老师和园本课程正处于“蜜月期” , 新的想法和实践不断奔涌 。 而一些稳定发展多年的园本课程 , 则在思考如何深化和突破 。
“鲍老师 , 我两个孩子在竹口园 , 一共待了六年 , 我也搞了近六年的铅笔手工活 , 搞到最后真的 , 没了想法 。 ”回忆起一位家长和自己的抱怨 , 鲍慧君感觉正说到了自己的痛处 。
文章图片
▲竹口镇中心幼儿园 , “玩转铅笔”主题乐园 。 图片由庆元县教育局提供
竹口园的“玩转铅笔”课程已经开展了9年 。 该有的花样已经玩了个遍 , 老师们也很难再有新的思路 。 课程改革期间 , 他们尝试去铅笔厂参观 , 更新园内的铅笔装饰物等做法 , 但还是“换汤不换药” , 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
鲍慧君觉得 , 是时候来一次“重启”了 。 在保留原来经典课程活动的前提下 , 开发新的特色课程 。 近期 , 她和镇宣传委员交流过 , 觉得竹口的青瓷文化不失为一个好的挖掘点 。 “让孩子们认识到多面的家乡 , 不是更好么?”
城北幼儿园园长吴红英认为 , 借助多方力量 , 可以让幼儿园更好地突破课程研发的瓶颈 。 “田园式生产”是该园的特色课程 , 她希望能达成与农业局的合作 , 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 , 挖掘课程更多的可能性 。
庆元已成立了兼职教研员团队 , 聘请8名公办园的幼儿园管理层及骨干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 , 对幼儿园开展课程改革指导 。 下一步 , 还将细化到对班本课程研发的指导 , 要求幼儿园挖掘各班孩子的兴趣点 , 对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展开探究 。
“补短板”对于庆元学前教育来说 , 永远是一个进行时态 。 今年7月 , 庆元印发了《庆元县发展学前教育第四轮三年(2021-2023年)行动计划》 , 明确提出2023年建成城乡全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 。 新征程再起 , 庆元的学前教育 , 正与全县孩子们沐浴阳光 , 共同成长 。
(本文幼儿姓名皆为化名)
【采访人员手记】
用大自然、大社会“书写”乡村园本课程
水蓝薇
园本课程立足本地社会文化背景 , 以发展本园幼儿潜力为目标 , 自然需要充分挖掘、利用本地的资源 。 尤其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 , 不能拘泥于一园之内 , 大自然、大社会 , 都是活的资源素材 。
农村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是天然的“课堂” , 可加以利用开展体育竞技、种植栽培、非遗文化传承等活动 。
- 那些让父母省心的孩子,100%都具有这项能力
- 给孩子“剪蛹”的父母不是爱是害,破茧成蝶才是最好的成长
- 仪式感对孩子成长的意义重大,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些事父母别偷懒
- 奶粉|哪个奶粉好消化吸收?瑞哺恩菁珀让宝宝远离成长的烦恼
- 稚享成长 家园共育:稚享成长主题课上线了
- 浙江一爸爸带娃做空气炮实验,2米开外瞬间击倒:从此爱上学习
- 豆豆成长日记之109篇,孩子一直要玩具怎么办?和女儿斗智斗勇
- 进行|被孕妈轻视的这项“小检查”,竟然带来大麻烦!
- 全权|宝宝3岁前 最需要你陪伴他成长
- 旅行途中,总会遇到不同的风景,孩子的成长也会有不同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