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卓将高考舞弊责任推给他人:每一个巨婴的背后都有一对巨婴父母( 二 )


仝卓将高考舞弊责任推给他人:每一个巨婴的背后都有一对巨婴父母】孩子的出生是礼物 , 也是一份责任 。 作为父母 , 不必苛责自己成为完美的父母 , 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给予其温暖和陪伴 , 这不仅有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 , 对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也是极其重要的 。 毕竟小家的稳定才能筑就大家的和谐 。
2、不要过分替代 , 也不要放纵不管
父母常犯一个错误:无法忍受孩子较慢的成长速度 。 孩子表现地笨手笨脚时 , 会忍不住发火 , 甚至直接替代他完成手头的事情 。
同事家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 。 她的儿子刚上幼儿园大班 , 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 , 她给儿子报了绘画班 , 每周末去上课 。
没多久老师打来电话 , 说孩子的绘画进度比同龄人慢了一大截 , 而且经常不能按照给出的要求作画 。 老师委婉地提示要不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智力发育情况 , 或者把绘画班的等级下调一级 , 和低龄的孩子一起画画 。
听了老师的质疑 , 同事一边生气地表示自家孩子智商没问题 , 一边忍不住对孩子发火 , 指责儿子笨手笨脚 , 完全没有遗传到自己的学习能力 。
孩子在指责中越发敏感自卑 , 也越想要证明自己 。 有时候取得了一些小进步和妈妈分享 , 却得不到肯定 。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 特别是在辅导孩子作业时 , 被“逼疯”和“气哭”的家长也不少 。

仝卓将高考舞弊责任推给他人:每一个巨婴的背后都有一对巨婴父母
文章图片
除了过分替代、大包大揽的家长 , 还有一种家长正好相反 , 他们从不给孩子定规则 , 过分放纵孩子 。
孩子能够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未必是件坏事 , 但这个阶段的孩子缺乏自制力 , 很容易陷入那些能带来即时满足的网络游戏中 。
作者在文中提到 , “在现实中感受到强烈挫败的孩子更容易痴迷于网络 , 无法自拔 。 因为在网络世界中 , 他们可以屏蔽所有给自己带来挫败感的东西 , 比如对自己的不认同或自卑 , 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 。 ”
因此 , 父母对孩子的爱需要设定边界 。 不要做过分替代 , 大包大揽的控制型父母 , 让孩子失去独立性 , 这样成年后心理仍处于巨婴状态 。 也需要制定规则 , 不要过于放纵 , 给孩子没有边界的自由 。
只有分清哪些是孩子成长的课题 , 不要过多地干涉 , 在对方需要时提供爱和支持 , 孩子才能脱离父母 , 成长为真正独立的个体 。
3、非暴力沟通 , 避免用情绪发泄不满
家长在外奔波忙碌一天回到家 , 看到不听自己管教的孩子 , 难免会把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 。
“妈妈希望孩子听话 , 但孩子没有照做 , 妈妈就会产生挫败感和恐慌感:孩子不听话了 , 不再遵守我的秩序了 。 孩子慢慢长大后 , 不再像三四岁时那样可以按照家长的意愿行事 , 这会让妈妈产生无力感 。 ”
带着情绪和孩子沟通非但不能解决问题 , 还会把孩子推到对立面 , 孩子要么反击 , 要么逃跑 , 这种本能反应让双方都很受伤 。
其实 , 妈妈可以试着将自己的需求不带情绪地表达出来 , 让孩子知道 。 当然 , 表达必须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
比如 , 妈妈可以试着用温和的语气告诉孩子 , “妈妈忙了一天 , 已经很累了 , 希望你在几点之前做作业 , 这样妈妈可以早点休息 , 你也可以早点休息 。 如果你还想玩 , 那就再玩一会 , 但妈妈希望你在几点前完成作业 , 你自己看看怎么安排 。 ”
这样的表达没有强迫式的催促 , 没有责备的意味 , 孩子能感受到母亲对他的尊重 , 也更能配合家长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