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拉姆|一个人是否有深到骨子里的教养,往往从这3个细节就能得知( 二 )


很喜欢《奇葩说》的主持人马东说过的一句话:“这个社会从来都是人情的社会,但未必是只顾人情的社会。这个社会,从来都喜欢阿谀奉承,但未必真正有用的,是阿谀奉承。”
小时候我们讨厌的是那种阿谀奉承的人,希望长大后,我们都有能力做自己。疼了就喊,累了就放,倦了就停,困了就睡,喜欢就去追,不喜欢的就别为此烦恼,不要长成小时候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不阿谀奉承不讨好谄媚,才能保持内心的纯净,维护自己的教养,过好自己的惬意人生。




英格拉姆|一个人是否有深到骨子里的教养,往往从这3个细节就能得知
文章插图

对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事情,不予评价
很多人喜欢八卦是非,殊不知,在背后说人闲话、嚼舌根,其实是很没有教养的事情。说到底,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你不是他,怎知道他经受了什么,又何以对他指指点点,
每个人的经历、条件,成长环境和能力各不相同,你无法设身处地变成他,很多时候乱评价,往往是伤了一个人的心,甚至让对方变得越来越沉默。
一个同学说,每次回老家,亲戚就爱揪着她问收入多少,有没有男朋友,然后又就这些问题衍生出无数的“说教”来,诸如赚这么多钱要孝顺父母,再不嫁人以后就嫁不出去了……
所谓人言可畏,后来那个同学甚至不敢回老家,就算回去了,也嫌少出门,一有邻居过来就躲在房间里,不回答被说不礼貌,怼回去被说不懂事,“他们都是对的”她总委屈地说。
很多人农村出来的孩子不喜欢农村,就是因为在大城市生活习惯了之后,发现老家的人是没有什么“分寸感”的,什么都问,什么都说,一点也不把人的隐私和对别人的尊重放在眼里。
慢慢经历过了一些生活之后,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生活也是很难的,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经历,就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人最大的教养,就是对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事情不予评价。给予别人自已的空间,不越界,不好奇心过剩,其实也是对他人的一种成全。
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其实不是看他读了多少书,有了多少钱,而是看他日常的生活中,是否对比自己“差”的人和比自己“厉害”的人都一个态度,是否对他人的事情守口如瓶,不予评价。
归根结底,这三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照顾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生活。如果你也能做到这些,便是有教养、可深交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