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不用等长大后,现在差距就很明显

导读:为人父母的你,会不会经常打孩子呢?曾近或现在是孩子的你,有没有挨打的经历呢?你知道吗?打孩子的影响在当下就显现了,根本不用等到长大后。
【 班杜拉|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不用等长大后,现在差距就很明显】
班杜拉|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不用等长大后,现在差距就很明显
文章插图

刷手机的时候看到一则公益视频,一个小男孩背对着大家。他的周围都是欢声笑语,看起来,小男孩也很享受,这样的时光。接着小男孩转过身,我看到他的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满眼的无助和委屈,脏兮兮的衣服,还有他瘦小的身躯,怎么差距这么大?

班杜拉|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不用等长大后,现在差距就很明显
文章插图

小男孩说,很多人都喜欢童年,回忆童年,那里有无限的欢乐,但他的童年却不是这样的。他的童年,有的是无尽的责骂和挨打,还有害怕和无助。

班杜拉|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不用等长大后,现在差距就很明显
文章插图

小男孩说,自己小时候身上很疼,一直很痛,他想长大。或许,长大了,就能远离这些家庭暴力,一切能更快好起来。看的我泪眼婆娑,剧情的反转很快,让我一时有点懵了。但也知道,打骂带来的影响,可能一生都难治愈。父母看起来一个简单的动作,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造成的伤害,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被打大的孩子,都有一颗难治愈的心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孩子在同学面前,一点自信都没有。即使被怀疑了,也不敢吱声。这样的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认可,经常被打。小时候,我也是一个经常会被爸爸、妈妈打的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打一顿;没写完作业,打一顿;没按他们的意思做事,打一顿……平时我上学,不敢跟同学打招呼,他们中间谁不开心,都可以拿我开涮。谁的东西丢了,第一个怀疑我,即使我不在,也会骂上一顿,觉得还是和我有关。

班杜拉|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不用等长大后,现在差距就很明显
文章插图

我有个发小一直很挺我,他的父母学历高,对他也比较好,几乎没见他被打过。小时候我受的伤,都是他帮我慢慢修复。等到上高中,他转学走了,我孤立无援,又过起了被欺负的日子。本来我的成绩,考一本没问题,但被这些情绪左右,最后发挥失常,上了个职高,成绩出来后,自然又是被一顿打。身上被贴了无数的负面标签,我以为自己一辈子都没机会再翻身了。还好,上大学后,可以离开那里,我再也不想回去了。毕业后,我选择了离家1000多公里远的城市上班。我真的不想再回去,一眼都不想看到他们,我怕自己想起以前的事情,会难过到不能自已。打孩子,是父母最无能的表现很多父母会觉得,打孩子也是一种教育方式,棍棒能让孩子见识到父母的权威,让他记住,自己当下犯的错。但其实,打孩子,是父母最无能的表现。

班杜拉|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不用等长大后,现在差距就很明显
文章插图

有位心理咨询师朋友说,他遇到过一个案例,一位爸爸哭着跟他说,自己怎么才能不打孩子?这位爸爸说,自己情绪上来了,怎么也控制不住,打了孩子,自己还心疼。他非常痛苦,一度觉得,自己是不是生病了?怎么变得这样了?

班杜拉|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不用等长大后,现在差距就很明显
文章插图

心理咨询师问他,那你想过,试试跟孩子聊聊吗?这位爸爸说,我不知道说什么是!除了打,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怎么跟孩子沟通了。他掩面而泣。我不知道,我的爸爸是不是也这样?是不是除了打我,也是不知道做什么了?反正,爸爸很少跟我说话,每次都会粗声喊,发脾气,或者打我。在暴力下成长的孩子,自己也会变得很暴力曾看过心理学家班杜拉做的“波波娃娃”实验,对我启发很大。实验中,他让66个3~6岁的孩子,分成了两组观看视频。第1组的孩子看到的是成年人,正在用暴力打完房间里的玩偶;第2组孩子看到的是一个成年人安安静静的在房间里抚摸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