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11位专家3位院士评审 飞鹤构建新鲜奶粉标准体系

1月20日,飞鹤宣布全面升级“新鲜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体系”。包括6个过程标准、1个服务标准和1个产品标准,涵盖饲料、奶源、配方、加工、储运、智能制造、产品、消费者服务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从前端饲草到终端服务的“6+1+1”新鲜奶粉标准体系。
2018年,飞鹤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农科院奶业创新团队,制定了飞鹤新鲜奶粉标准体系。2021年,飞鹤再次携手两大机构,组建标准起草专家委员会,对该标准体系进行全面升级,并邀请来自乳业及相关领域的3位院士和11位专家,对草案进行评审。最终标准起草委员会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形成了的“6+1+1”新鲜奶粉标准体系。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介绍,“新鲜奶粉标准体系”从立项、起草、评审等环节都由院士牵头引领、专家指导参与,体系架构严谨、导向鲜明,覆盖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凝聚了飞鹤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
【 婴幼儿|11位专家3位院士评审 飞鹤构建新鲜奶粉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的制定及实施,对于提高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竞争力和美誉度,促进我国乳制品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表示。
婴幼儿|11位专家3位院士评审 飞鹤构建新鲜奶粉标准体系
文章插图
飞鹤新鲜奶粉标准体系评审会现场全产业链严控新鲜品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所副研究员李强解释说,对于奶粉来讲,新鲜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新鲜的生牛乳,二是高品质的原料,三是在奶粉加工过程中对“热”的控制,四是奶粉的生产过程高效。所以,6大过程标准也是一个基础保障标准,从饲料、奶源、配方、加工、智造、储运等维度,保障企业用标准化的手段持续稳定生产新鲜的产品。比如新鲜饲料标准规定,飞鹤采用特级苜蓿草和优质燕麦草进行新鲜饲料配方设计,全混合日粮(TMR)装料和投料精准度不低于98%。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指出,优质的粗饲料对牛奶质量的改善和奶牛单产的提升,非常重要。
新鲜饲料让高品质奶源得到保障。经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研究团队专业检测,飞鹤自有牧场生牛乳的主要指标,不仅高于国家标准,且超过欧盟标准。例如蛋白质≥3.4(g/100g),菌落指数≤5000(CFU/mL),体细胞数≤15万(个/mL)。
婴幼儿|11位专家3位院士评审 飞鹤构建新鲜奶粉标准体系
文章插图
飞鹤自有牧场鲜奶品质超过欧盟标准乳制品行业首次提出“服务标准”新鲜加工标准对飞鹤加工工艺提出了“三升三降”的要求。三升,指提升益生菌稳定性、空气清洁度、包装清洁度;三降,即减少活性营养物质损失、减少脂肪氧化、降低奶粉干燥温度。
新鲜储运标准明确了从工厂到总仓、从总仓到终端各个环节的运输时效要求,并借助数字化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转。中国物流学会规划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斯家华指出,信息化作为现代物流必备的条件,只有通过信息化来打造、串联、支撑,才能实现敏捷性、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秘书长姚歆强调,过去乳制品行业标准化主要聚集在产品和技术标准,服务标准是首次发布。“这不仅有助于飞鹤进一步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对于引领乳制品行业去关注服务也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导作用。”
据悉,每年飞鹤都会在全国各地举行数十万场活动,为新手父母提供科学的育儿建议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亲子互动空间。数据显示,仅2021年上半年,飞鹤就举办了40万场用户交流活动,包括邀请专业营养师开展线下讲座,在科学喂养、营养补充、亲子关系、儿童早教等方面,开展养育知识普及,为年轻父母提供广泛、可操作的养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