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v|轮状病毒疫苗使用的常见问题

轮状病毒(rota virus,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多在秋冬季流行。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儿童在3-5岁时均感染过RV,6月龄-2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大约有18.5万例患儿因感染RV死亡。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腹泻的特效药物,只能对症治疗。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最有效的途径。下面,我们为大家解答轮状病毒疫苗使用的常见问题。
一、浙江省目前使用的轮状病毒疫苗有哪些?接种程序是怎么样的?
目前,我省使用的轮状病毒疫苗有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和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两种,均为口服接种。接种程序分别是(1)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适用于2月龄-3周岁的婴幼儿,每年口服1剂次;(2)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适用于6周龄-32周龄婴儿,共接种3剂次,6-12周龄时口服第1剂次,每两剂次间隔4-10周,第3剂次接种不应晚于32周龄。
二、接种了轮状病毒疫苗后,孩子就不会发生腹泻了吗?
轮状病毒疫苗不能预防RV以外因素引起的腹泻。腹泻可由多种诱因导致,RV是导致婴幼儿重症腹泻的最主要病原,在婴幼儿腹泻住院病例中大约有40%是由RV感染引起。因此,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后仍需做好腹泻诱因的防范。
三、轮状病毒疫苗是口服接种的,接种时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吗?
【 rv|轮状病毒疫苗使用的常见问题】轮状病毒疫苗服用后30分钟内需避免进食温度>37℃的饮料或食品。
四、孩子患有急性肠胃炎,能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吗?
当推迟接种可能会导致婴幼儿因超龄失去接种机会时,患有轻微急性肠胃炎的婴儿可以在接种医生评估后进行接种,患有中、重度疾病的患儿需在度过疾病急性发作期后尽早接种。
五、如果孩子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后吐出,需要重新服用吗?
孩子在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后发生胃食管反流、溢出或吐出,不应重新服用,按照常规免疫程序完成后续疫苗的接种即可。
责任编辑:网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