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爆火的爸爸,才发现“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错得多离谱

看了这个爆火的爸爸,才发现“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错得多离谱
文章图片
作者|甜甜妈
听说过一个段子:
如果把家庭教育比喻成西天取经 ,
那孩子就是唐僧 , 而妈妈就是那个孙悟空 , 孩子一有事就喊悟空 。
而爸爸呢 , 像八戒 , 平时闷不作声 , 什么辅导作业啊 , 参加家长会啊 , 陪孩子去兴趣班 , 这些小事一律不管 , 还要担心他是不是还留恋着“高老庄” 。
看了这个爆火的爸爸,才发现“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错得多离谱
文章图片
中国家庭一直有个误区 , “男主外 , 女主内” 。
爸爸们白天不是在办公室 , 就是在见客户的路上 ,
哪怕晚上回到家 , 精力也会放在手机上 。
而在家庭教育中 , 一直是“昂贵的稀缺品”
大多数孩子都归妈妈管 。
有一组调查显示:
高达77%的父亲 , 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在1小时内 ,
仅有9%的爸爸陪伴超过3小时 。
人们总是下意识地以为:
陪伴孩子是妈妈的事 , 与他无关 。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
看了这个爆火的爸爸,才发现“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错得多离谱】“孩子见了娘 , 无事哭一场” ,
“孩子跟谁睡 , 就是谁的孩子” 。
孩子是很单纯的 ,
他们把“爱”量化为时间 , 谁陪我时间多 , 谁就爱我 。
妈妈陪我多 , 我就跟妈妈亲 ,
爸爸不经常陪我 , 他就不爱我 。
所以 , 这就是爸爸们好奇的原因:
为什么孩子越大 , 跟我越疏远?
就像画家刘墉说的:
许多爸爸在孩子图画里 , 没有手 。 为什么?
因为在孩子记忆里 , 爸爸像一团影子 , 总是抓不住 。
可靠 , 但存在感不强 。
心理学家说:
父亲这个角色对孩子的影响相当大 ,
尤其是孩子12岁之前 。
如果父亲的陪伴少 ,
对男孩来说 , 他会失去榜样的力量 , 变得自卑、叛逆 , 会影响学业和职业;
对女孩来说 , 她会失去安全感 , 变得不自信 , 甚至会影响以后的择偶观 。
看了这个爆火的爸爸,才发现“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错得多离谱
文章图片
为什么 , 要让爸爸带孩子?
美国秘鲁大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 , 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更好 , 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
蔡笑晚 , 大学没有毕业 , 一家8口挤在16平米的出租屋 , 却培养出了6个孩子 , 个个成才 , 被誉为「博士之父」 。
长子蔡天文 , 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 , 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次子蔡天武 , 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 25岁博士毕业 , 现任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
三子蔡天师 , 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 , 美国圣约翰大学博士;
四子蔡天润 , 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 , 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博士;
五子蔡天君 , 中国科技大学硕士 , 现为银行机构担任要职;
六女蔡天西 , 18岁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毕业 , 28岁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副教授 。
众多媒体采访他:你的育儿秘诀是什么?
他说:我把父亲当成我的事业 。
同样 , 当年以一首《爱情鸟》火遍大江南北的林依轮 , 后来沉寂许久 。
再次回归娱乐圈 , 却登上了「学霸家长」的宝座 。
大儿子林子豪被排名全球第二、全美第一、号称设计学院中的哈佛的帕森斯录取 , 并获得一个季度12000美金的奖学金 。
看了这个爆火的爸爸,才发现“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错得多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