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从"妈妈"到"妈",一字之差的称呼,差别居然这么大( 三 )


“现实中的妈妈” , 孩子最初也是需要的 。然而终有一天 ,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逐渐增强 , “妈妈”不会再是孩子的全世界 。
这时我们需要做的 , 就是学会放手 , 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索这个世界 。
亲子关系|从"妈妈"到"妈",一字之差的称呼,差别居然这么大
文章图片

在这个教育被内卷化的时代里 , 没有一个妈妈会放松警惕 。
如果家长和学校一样 , 只抓批量化的生产 , 用标准工艺把孩子雕刻成千篇一律的人 , 你持有的只是两点一线的扁平化思维模式 , 那么即便是天才投胎到你家 , 也会被霍霍成废物 。
在网上曾看到这么一个段子——
牛顿投胎到您家 , 只要牛顿刚躺在苹果树下 , 你妈就得大声嚷嚷:“整天就知道玩 , 赶紧写作业去 , 写完作业赶紧练琴去 。”
阿基米德投胎到了您家 , 刚坐进澡盆里 , 妈妈就开始扯着嗓门瞎BB了:“洗个澡也磨磨蹭蹭的 , 还霍霍的到处都是水 , 干啥啥不行 , 吃啥啥不够?”
达芬奇要是投胎到了您家 , 天天画鸡蛋 , 没两天就得看到妈妈怒目而视:“这一天天地画圈圈 , 作业也不做 , 能画出个什么名堂来?将来能有什么出息?还不赶紧做作业去!”
人间真实 , 充分挖掘到了一些妈妈的育儿特色 。
在她们眼里 , 作业、考试、成绩、学业、工作、婚姻、人生 , 那就是一条藤上的七个葫芦娃 , 从左到右 , 那就是链条式的递进式属性 , 环环相扣 , 前者好了 , 后者才能熠熠生辉 。
亲子关系|从"妈妈"到"妈",一字之差的称呼,差别居然这么大
文章图片
当我们选择了垂直向上的阶梯 , 就会舍弃掉很多的细枝末节 , 包括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
当孩子是铜 , 家长是锈的时候 , 锈会把铜的颜色全部覆盖 , 直至阵地全失 。
刚生娃那会儿 , 我们给自己身上加持了“女娲娘娘”的光环 , 创世女神 , 抟土造人 , 恨不得将这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揉进孩子身体里 , 扬起开挂的人生 。
那时候没有鸡娃的焦虑 , 只要孩子吃好喝好 , 白白胖胖 , 健康快乐 , 你便是世间最幸福的老母亲 。
亲子关系|从"妈妈"到"妈",一字之差的称呼,差别居然这么大
文章图片
后来你在孩子身上想要实现的东西越来越多 , 像细菌的蚕食 , 棉花糖的膨胀 , 蜘蛛网的扩张 , 经年累月 , 一点一滴 , 彻头彻尾地把TA吞并 。
但我们终要懂得——
“妈”和“妈”粘连在一起的时候 , 孩子可能还是被镇压在五指山下的皮猴 , 等着你投食喂饭 , 对你充满了无限的依赖 。
当“妈”以独立的形态从孩子嘴里蹦出来的时候 , 代表他已被解禁 , 冲破了牢笼 , 同时示意你 , 我可以去闯荡江湖了 。
亲子关系|从"妈妈"到"妈",一字之差的称呼,差别居然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