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再看,过的是两种人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 ,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不听话的时候 , 就要打孩子 , 这样孩子才能长记性 , 虽说是为了孩子好 。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再看,过的是两种人
文章图片
但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对的 , 打的多了 , 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
经常挨打和挨打的孩子 , 20年后 , 可能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
亲子教育家李子勋说过:“打孩子最多只能作为威慑孩子的手段 , 不能作为让孩子听话的手段 。 ”
一、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
小辉的妈妈是家庭主妇 , 父亲在公司上班 , 父亲特别推崇棍棒教育 , 每次小辉不听话的时候 , 都会打小辉 , 小辉小时候在家里玩 , 父亲放在桌子上的钱不见了 , 父亲不由分说将他打了一顿 , 后来母亲告诉父亲 , 钱是她拿去买菜了 , 父亲也没有给小辉道歉 。
因为父亲的棍棒教育 , 小辉确实变得很听话 , 这次 , 小辉考试没考好 , 父亲给小辉开完家长会后冲到了小辉的房间 , 抓起熟睡的小辉给了他一巴掌 , 让他起来将试卷抄一百遍 , 抄不完不许睡觉 。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再看,过的是两种人
文章图片
小辉强忍着眼泪 , 起来抄卷子 , 直到第二天早上 , 卷子才抄完 , 这次之后 , 小辉的成绩一直很好 , 只要有时间 , 他就开始学习 , 但是小辉的心理逐渐出现了问题 , 他开始变得不喜欢说话 , 不喜欢交朋友 , 也不喜欢出门 , 一直待在家里 , 等到父母发现了不对劲 , 带着他看医生时 , 医生告诉父母 , 孩子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
经常挨打的孩子 , 很有可能会严重的心理问题 , 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不受这个世界喜欢的 , 连父母都不喜欢他们 , 对他们不好 , 他们会变得自卑 , 不自信 , 不敢和别人交流生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
有的孩子会出现讨好型人格 , 为了让父母喜欢自己 , 他们压抑自己 , 不断讨好父母 , 严重者 , 可能就成了抑郁症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再看,过的是两种人
文章图片
二、孩子可能会继承父母的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如果父母采用棍棒教育教育孩子 , 孩子很有可能会继承父亲的教育方式 , 以后对自己的孩子采取棍棒教育 , 甚至对自己的妻子采取暴力 , 大多数的家暴男都是有一个不美好的童年的 。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再看,过的是两种人
文章图片
三、孩子走上弯路 , 影响亲子关系
很多父母的棍棒教育非但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 , 反而物极必反 , 激起了孩子的叛逆情绪 , 很多孩子故意跟父母对着干 , 走上了弯路 , 很多误入歧途的孩子 , 父母表示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好好教育孩子 , 利用了棍棒教育的方式教导孩子 。
棍棒教育也会影响亲子关系 , 朋友表示 , 他父亲小时候就经常打他 , 到现在 , 他都不愿意和父亲说话 , 也不愿意戴着妻儿回家 , 和父亲的关系冷冰冰的 ,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 因为教育方式不对 , 爱孩子的方式不对 , 影响了亲子关系 , 多么划不来 。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再看,过的是两种人
文章图片
教育孩子 ,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再看,过的是两种人】棍棒教育是不行的 , 我们要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 , 要和孩子交流沟通 , 给孩子讲道理 , 孩子考试没考好的时候 , 要鼓励孩子 , 而不是殴打 , 孩子犯错了 , 要给孩子讲道理 , 也不是殴打 。